万维读者网>世界时事论坛>帖子
中国人在信息的酱缸里如何生存 zt
送交者: 一枪中的 2016-08-17 09:25:48 于 [世界时事论坛]

  许多人上不实之词的当,其实并非知识太少,而是信念太多——他们相信的只是他们愿意相信的。当代信息大爆炸带来的问题之一,就是鱼龙混杂,真假莫辨,真相永远不如假话跑得快、跑得远。不实之词流行有近乎无限的空间。怎么办?


  老高按:相信谎言,这样的事我们每个人从小到大都经历过、也正在经历。
  共产党并非说谎的始作俑者和谎言的唯一来源,远了不说,共产党的对立面——早年所挑战的势力,晚年面对的挑战者,就同样都说过很多谎。美国华人学者冯胜平就指出过,海内外反对专制的异议人士中就不乏谣言制造者,有人甚至在会上发言,大声疾呼称不能放弃谎言这个武器。
  我们生活中充斥的更大量的谎言,是在与中国政治无关的广大领域——或许,称之为“谎言”,不如称之为“不实之词”更为准确和广泛。制造不实之词的原因多种多样,有的出于私利的盘算,有的出于正义的目的;也有的是源于记忆的偏差,将自己的想象信以为真,告诉世人……
  制造不实之词,原因太多,这里姑且不论;这里我重点想谈的是,相信不实之词——“人们为什么相信一些稀奇古怪的东西”?——这是美国学者迈克尔·舍默写了一本专著的中文译名(《人们为什么相信一些稀奇古怪的东西》卢明君中译,湖南教育出版社,2001年)。
  以前我往往简单化地将这个“为什么”回答为:信息接收者的知识程度不够,见闻太少,容易轻信,过于忠厚单纯,而不实之词的“仿真段位”很高……等等,孔子不是说“君子可欺以方”么。但是后来我越来越多地接触这样一类现象:受过高等教育、甚至是满腹诗书、见多识广的学者,也会上当受骗,将一些似乎並不太高明、破绽百出的不实之词轻易接受下来。
  例如,关于“周恩来临终遗言”,关于“胡耀邦、杨尚昆透露1976年天安门事件骇人真相”,关于“毛泽东写给汪精卫的信”等等……早就有多人、多批次地辟谣,其中不乏在谣言中被指为消息来源者,亲自出面郑重辟谣,但仍然过一段时间,就有学者当成事实来传播。
  关于“习近平对军委领导的长篇讲话”,也是一例。今年年初,有位博学多闻的朋友转发给我,倾向于相信其真实性。我告诉他,这篇东西并非今年刚出来,在2014年就已经流传,而且当时海外有的媒体如明镜旗下杂志,就已经两万字全文刊登,编者按中援引一些学者的看法,认其为托名“习近平”的伪作。我们当然可以对这些学者的判断存疑,但是这个“习近平讲话”既然已经流传了两年,其中阐发的基本思路,在这两年的军队建设和改革中丝毫不见踪影,就是铁证,足见它并非真正出自军委主席之口——若真是他的最高指示,他能容忍一班部下以“拖”字诀两年按兵不动吗?
  任何人——当然包括我——都有自己的“盲区”。何新苦心撰述共济会控制全世界的图谋,宋鸿兵极力渲染“货币战争”,辛子陵坚信中央政治局做出了一个“非毛”决议……反映出如此聪明的人,竟也有这样的“盲区”;而他们的说法在中国人中有大量坚信不疑者,反映出每个相信者的“盲区”。前不久,接触一位外国的资深学者,也有一个“盲区”,告诉我,当年红四方面军接受了共产国际的军事和经济援助,拥有六架战斗飞机!——並且找出了该国的有关研究中国历史专著中这一说法作为依据,让我哭笑不得,最后终于说服了这位学者,此事匪夷所思,不可能真实。
  这让我领悟到:许多人相信不实之词,其实并非知识结构欠缺,而是价值信念溢出——他们相信的,只是他们愿意相信的,将世上一切事物的缘由都纳入到自己简单化的、往往是过度政治化的解读框架。
  随着科技进步、传播手段日新月异,当今时代信息大爆炸,带来的问题之一,就是鱼龙混杂,真假莫辨,越传越玄。(前一段时间我写到许家屯去世,就有人又提醒我关于许家屯的各种传言,什么“带著情妇逃往美国”,什么“席卷国家巨款,在国外花天酒地”……还有更难听的。)可以说,真相永远不如假话跑得快、跑得远。毕竟,知道真相的人相对较少,真相也只有一个(虽然有不同的侧面和细节);但是不知道真相的人数量大得多,给不实之词流行留下了近乎无限的空间,假话更可以花样翻新。
  那么,怎么办?
  我曾经在一篇博文中谈过,人们究竟根据什么认定某一种说法是可信的,读者不妨一读。这里我想介绍一篇文章:方可成《我们在粪便般的信息环境里生存》,文中提供了一个思路:“在我看来,这几年美国新媒体中出现的最伟大的新事物,不是数据可视化,不是VR,也不是Pokémon。是fact check,也即上文提到的事实考证网站”。
  事实考证网站不可能涵盖所有的话题,任何个人也不可能所有事都去查询事实考证网站。但把住两条,我看是会阻遏不实之词在网上、在舆论空间的流通的:
  第一,是尽力扩大我们的知识面;
  第二,将求真求实,放在我们的价值信念之上——或者更准确地说,把寻求真相,作为我们价值信念的第一条。


  我们在粪便般的信息环境里生存

  方可成,新闻实验室,微信公号:newslab


  1

  上两周,我写了一篇关于美国民主党内部邮件泄露事件的文章,试图澄清一些广泛流传的误解。
  文章发出去不久,有一些人来留言——
  但是民主党已经开始杀人灭口了…一个数据中心的负责人刚刚在家门口被枪杀……
  据说泄密的主要嫌疑人也被杀了
  呵呵杀人灭口的事情说是小道消息装不知道 洗的一手好地

  这些留言的时间是7月29日左右,民主党邮件被公开发生在7月22日,而Seth Rich死于7月10日。
  只要做个简单的搜索就会发现“民主党邮件泄露后,希拉里报复杀人”的传言完全站不住脚,时间上的先后顺序就是错的:难道希拉里手中有时光机,可以回到十几天前去杀人?
  当然,编造传闻的人也不都是那么傻,另一个版本是:希拉里早就知道邮件泄露的事情,所以在邮件被公布之前就把Seth Rich干掉了。
  这也是彻底的胡说。我不想把这篇文章变成一篇考证文,因此不再展开分析,但我在后文中会给出考证文的链接供大家参考。
  这两天,关于希拉里杀人的文章又多了起来——不是杀了一个人,而是杀了四五个人。

01.jpg


  这种耸人听闻、毫无根据的阴谋论,在社交媒体上流传很快,跟各种养生秘诀和食物相克指南一样。
  还有所谓克林顿基金会政治献金的事情,让阿里巴巴不得不专门出来发表声明。那些传播政治献金消息的人,也许多半并不知道“政治献金”的意思,也不了解克林顿基金会的性质及其和希拉里的关系,更不了解经过了几百年选举考验的美国政治制度是如何规范大选中的金钱的。
  就像很多人并不知道维生素C和虾放在一起到底会产生什么化学反应,但依然愿意传播它们同食会生成砒霜的消息。

  2

  这两周,川普的选情持续低迷。我在“知乎网”看到一个得到很多赞的评论说:真不能理解,希拉里做了那么多恶劣的、违法的事情,肮脏、虚伪,甚至手里有几条人命,为什么还能得到那么多人的支持?
  为什么呢?是美国人民都瞎了吗?
  美国人民没有瞎。是你得到的信息走偏了。
  其实,关于美国大选的所有阴谋论,杀人放火男盗女娼,基本上都是从美国传来的。毕竟,这是美国今年最重要的事情,各种利益都在明争暗斗,很多人出于各种各样的目的加班加点编造阴谋论。
  但是在美国,信息的流动是基本有序的、分层的。阴谋论的市场永远只是那么一小撮人,也只能在一些影响不大的专门生产阴谋论的网站上流行,主流媒体和主流人群不会把它们当一回事。毕竟,美国人见得多了,早就身经百战了。什么奥巴马并非出生在美国啦,奥巴马是穆斯林啦,9·11是小布什自导自演啦,哪种阴谋论没见过?相比之下,中国人还要加强学习。
  当然,有小部分阴谋论的声势也造大了,比如上面这几个。这时,主流媒体会进行严肃的调查和考证。近几年还涌现了好几个专门做严肃考证的网站(后文详细介绍)。
  而在中国,这些良莠不齐的信息全都混杂到一起了。主流媒体没有任何去查证的动力,反而大部分都是抱着“美国大选越乱越好,妖蛾子越多越好”的心态,添点油加点醋。至于社交媒体,就更是群魔乱舞,越离奇的阴谋论传播得越好。有不少微信公号已经成为这种阴谋论文章的生产基地——这倒不一定是因为他们有多讨厌美国政客,而是因为这种文章容易10万加。
  如果你印象中希拉里做了各种违法乱纪的坏事情,那么你可以逐个回想、考察一下信源:它们是不是来自你的社交媒体?或者某个公号小编?或者来自某个专门制造阴谋论的网站、博客?你能找到可信赖的信息源吗?
  我并不保证希拉里是干净的,说不定她有什么严重的问题会被曝光,但我可以肯定如今那些阴谋论的来源是不可信的,中国人所接触到的信息环境是被严重污染的。

  3

  前两天我在《纽约》杂志的一篇文章中看到一句对社交媒体时代内容的评价,觉得非常犀利:
  endlessly overhyped and undercooked reporting and social-media activity
  怎么翻译?——吹嘘过度又火候不足。浅显一点就是,咋咋呼呼又不下工夫。
  本来需要几个资深记者花几周时间深入调查的事情,到了社交媒体上,就成了一个刚毕业的公号小编花一两个小时随便搜些资料整理出来、加个标题党的文章。这样的文章有多少?
  这种吹嘘过度又火候不足、咋咋呼呼又不下工夫的风格,最适合阴谋论的流传。一方面,阴谋论最咋呼,最吸引眼球;另一方面,阴谋论最怕查证,但你又不去下工夫查证。
  其实不仅是美国大选,这种乍乍乎乎又不下工夫的风格存在于各个主题的内容之中。就拿里约奥运会为例吧,开幕前,我们被各类耸人听闻的坏消息轰炸:奥运会场馆附近出现浮尸;好多场馆没完工;里约枪击抢劫频发,去看奥运的游客可能被杀死;水上项目的运动员要在粪便般的水里游泳……
  可是,看傅园慧的表情,不像是在粪便里游过一遍的啊……
  原来,不是运动员们在粪便般的水里游泳,而是我们在粪便般的信息环境里生存。

  4

  我不是传统媒体的卫道士,否则我也不会做这个“新闻实验室”,介绍各种新媒体实验。对新媒体上混乱、腥臭的东西,自然要批评,但是新媒体中也并非没有清流。
  在我看来,这几年美国新媒体中出现的最伟大的新事物,不是数据可视化,不是VR,也不是Pokémon。是fact check,也即上文提到的事实考证网站。
  在健康的信息环境中,有制造垃圾的人,就有清道夫。新媒体的众声喧哗让很多错误的信息(misinformation)得以出现和流传,这些做fact check的网站就专门考证各种流言,根据科学的方法和详尽的材料,对各种流言作出分析判断。这些留言很大一部分都与政治相关,大选季也是它们最忙碌的时候。
  最著名、最有公信力的考证网站包括:

    PolitiFact.com(获得过普利策奖)
    FactCheck.Org
    Snopes.com
    TruthOrFiction.com
    《华盛顿邮报》Fact Checker(https://www.washingtonpost.com/news/fact-checker/)

  这些网站有的会以量化的标准给出结论(比如显示有几个“匹诺曹”),有的则不会。但它们的共同点是都有可靠的论据和逻辑。这些网站都是没有党派倾向的,它们会核查两党政客的种种言论。(“匹诺曹”是意大利作家卡洛·科洛迪的童话《木偶奇遇记》的主人公,一说谎鼻子会变长。人们用这个形象来比喻撒谎者。——老高注)

  上文提到对希拉里各种传闻的考证,这里给出一些考证文地址:
  关于希拉里杀人的传闻:
  http://www.snopes.com/seth-conrad-rich/
  http://www.snopes.com/2016/08/10/4th-mysterious-death-connected-to-the-dnc/

  关于克林顿基金会:
  http://www.politifact.com/truth-o-meter/article/2016/jul/07/fact-checking-donations-clinton-foundation/
  http://www.factcheck.org/2015/06/where-does-clinton-foundation-money-go/

  另一个例子——有人说,主流媒体全被民主党“白左”操控了,它们拼命报道民主党大会上遇难军人父亲Khan对川普的控诉,却有意不报道共和党大会上班加西遇难者母亲Patricia Smith的发言。
  其实呢?CNN、MSNBC、C-SPAN全都报道了,现场直播了Patricia Smith的讲话,反倒是保守派的Fox没有报道,在她讲话的时候播广告去了。
  来源:  http://www.politifact.com/punditfact/statements/2016/aug/01/brian-kilmeade/brian-kilmeade-says-news-networks-were-biased-agai/

  有人可能会说:这些网站标榜中立,实际上都是偏向民主党那边的。我们当然可以有这种怀疑,所以也有人对这些考证网站进行了考证,比如:  http://jacksonville.com/news/metro/2012-09-28/story/fact-check-so-whos-checking-fact-finders-we-are

  文中提到一个很有意思的细节。有保守派说FactCheck.org是左派的网站,但其实呢,这个网站是宾夕法尼亚大学的Annenberg公共政策研究中心做的。这个中心是由土豪、慈善家Walter Annenberg的基金会支持运作的。而Walter Annenberg生前是个坚定的共和党人。
  哦对了,Walter Annenberg在宾大还建了个Annenberg传播学院,我现在正拿着他老人家的钱在这里读博士呢,是不是我也被他的资本控制了呢?
  当然没有任何媒体可以做到绝对的客观中立,但是总的来说,上述考证网站的公信力是得到广泛认可的,这种公信力来自它们摆事实、讲道理的方法。它们严谨的行文风格,和朋友圈里的阴谋论完全不是一个路数的。
  如果你真的希望讨论美国大选的那些事,我推荐你先在这些网站上做一番功课。如果你能把这些网站上的一些考证文传播到中文世界,用它们来冲洗冲洗我们周边粪便般的信息环境,那更是重要的功劳。

  PS. 国内也有媒体在做fact check了,比如腾讯的这个:
  http://news.qq.com/original/factcheck/rio056.html
  全球眼最近也做了一期关于希拉里健康问题的fact check:  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AwMzMwOTA1MA==&mid=2651423944&idx=1&sn=f55fa8d182444126c51cd16646bb4038&scene=1


  近期图文:

  在阴霾重重、杀气腾腾的世界,更需要奥运之光  
  
自由派学人儲安平盛赞纳粹奥运令人深思  
  
重读赵朴初《某公三哭》:该谁哭到最后?  
  
这位中国90后历史教师让我钦佩  
  
一个人与一个民族不会无缘无故地地丢失信仰  
  
愤怒出诗人:抗议打压《炎黄春秋》诗一束  

0.00%(0) 0.00%(0) 0.00%(0)
当前新闻共有0条评论
笔  名 (必选项):
密  码 (必选项):
注册新用户
标  题 (必选项):
内  容 (选填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