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3月初,美国商务部工业与安全局指中兴系公司违反美国对伊朗禁运美国技术产品的规定,向伊朗转售美国技术产品,与美国的国家安全或外交政策利益相违背,将四家中兴系公司(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中兴康讯电子有限公司、中兴伊朗有限公司和北京八星有限公司)列入“实体名单”,并据此要求任何美国企业自3月8日起根据美国《出口管制条例》申请对这四家中兴系公司出口产品。所有美国产品供应商均须取得美方许可,方可对者四家中兴系企业供应受管制产品,而美方“实行否决性假设的许可审查政策”,即供应商不可能取得供货许可。中兴系公司的主业是电信设备和终端,对美国技术和元件的依赖程度极高,被掐断美国技术和元件供应,将面临无米之炊的绝境。 中兴系的起源是1985年成立的国企深圳市中兴半导体有限公司,1993年改组为深圳中兴新通讯设备有限公司(中兴新)。1997年,中兴新发起成立控股子公司深圳市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中兴通讯),在深交所上市。 中国政府立即撒泼打滚。外长王毅3月8日在全国“两会”的专场记者会上说:“今天早上我刚听到一个消息,美国对中国的企业进行贸易限制。这不是一个处理经贸矛盾的正确做法,损人而且不利己。”“摩擦产生的根源还是美国总有一些人对中国抱有战略疑虑,担心中国有一天会取代美国”,“建议美国朋友更多地学习体会一下中国5000年积淀的历史文化传统,不要动辄套用美式思维来判断中国”。新华社当晚发布英文评论,批评“山姆大叔死抱住过时的单边主义不放”,并说人们印象中美国一直认为全世界都在其司法管辖之下,美国商务部引用国内法律来制裁中兴,加深了这个印象。 此后媒体报道,伊朗与美国关系缓和后,向美国提供了中兴系、华为等中国企业向伊朗转售美国对伊禁运技术产品的证据,但是美国商务部并未抛出这些证据,而是依据其他证据决定对中兴系的制裁,并且在6月初传唤华为,令其交代向美国禁运的国家转售美国技术产品的情况。 美国商务部对中兴系制裁的证据是中兴通讯的内部文件。 2012 年 3 月,路透社报道,中兴与伊朗电信公司 TCI 于 2010 年签订了一份价值为 1 亿 3 千万美元的销售合同,其中包括了一套强大的监听系统。而在这套系统中,分别有来自微软(Microsoft)、惠普(HP)、甲骨文(Oracle)、思科(Cisco)、戴尔(Dell)等美国公司的技术和元件。很快,FBI(美国联邦调查局)便介入调查。 据中兴一位名叫 Yablon 的在职法律顾问披露,在他看到的合同上,中兴的确透过空壳公司北京八星有限公司向 TCI 出售美国禁售产品。另外,Yablon 还允许 FBI 进入他的电脑进行取证,随即,一些中兴的内部文件便被提取并公开。其中包含了一份在 2011 年 9 月 2 日,由中兴通讯总裁史立荣亲自签署的《关于全面整顿和规范公司出口管制相关业务的报告》。 
来源:@汪泽其
在这份报告的「现状」部分,中兴指出: 目前风险最大的是伊朗的在执行项目。 2010 年6 月联合国通过了新一轮对伊朗的制裁,虽然制裁本身并不针对民用通讯业,但实践中也产生了一些影响。更重要的是美国在 2010 年通过了《全面制裁、问责及撤资伊朗法案》,加大了对伊朗的制裁强度,各国银行业的风险控制也加大了我司的融资难度。 我司在 2010 年底与伊朗客户签订了四方项目合同,采取的是半隔断方式,即由我司向客户供应自产设备,我司的合作企业向客户工业美国敏感外购件(同样的项目,F7 指定了一加独立公司直接与客户签订双方合同)。 我司合作企业自身资信及能力较弱,执行项目难度较大,造成目前其绝大部分执行工作都是实际由中兴通讯在做,没有较好地起到隔断风险的作用。 在「其他风险」部分,中兴还特地指出: 我司的转出口行为,特别是针对伊朗项目,有被美国列入黑名单的潜在可能,如被列入黑名单,我司将面临美国产品供应链断掉的风险。 3月底,《华尔街日报》援引知情人士称,中兴通讯与美国商务部达成和解协议。协议的一部分是,中兴通讯董事会将于4月初开会,在2015年财报公布后,将宣布撤换包括CEO在内的违反禁令的三位高管。该知情人士称,2010年开始担任中兴CEO的史立荣,以及该公司的执行副总裁田文果和邱未召都将离职。该公司CTO赵先明有望出任董事长兼CEO。 与此同时,美国商务部声明称,将向中兴通讯及其子公司中兴康讯发放临时许可,暂时解除对两家公司的出口限制措施。临时许可的有效期从3月24日起至6月30日。 4月初,中兴通讯宣布的高管任免证实《华尔街日报》的预告。 上面说过,6月初美国商务部传唤华为,令其交代向美国禁运的国家转售美国技术产品的情况。华为的主业如同中兴系,也是电信设备和终端,对美国技术和元件的依赖程度极高,如果被掐断美国技术和元件供应,也将面临无米之炊的绝境。 中兴系和华为之外中国公司违反美国技术产品禁运令的事件很多,甚至在中兴通讯的上述内部文件也有举例:2011 年 1 月 26 日,深圳驰创公司董事长吴振洲在美国被美国法院以非法对华出口美国国防物质的罪名,判处 8 年监禁,同时驰创被禁止从事出口交易。2011 年 5 月 24 日,美国政府将 3 家向伊朗出口管制设备及技术的中国公司列入黑名单。 违反美国技术产品禁运令而被制裁的公司不限于中国的,例如爱立信(Ericsson) 2012 年将美国禁运的电信设备出售给古巴。为此,爱立信交纳罚款 175 万美元。中国政府的撒泼打滚没有用处,还是要像爱立信和中兴通讯这样为了生存而接受惩罚防止再犯。 中兴系和华为等企业畏惧美国禁运制裁,显示在技术产品供应链上这些企业对美国高端技术企业的技术和元件依赖程度极高,处于中低端位置。 国际产业链不限于技术产品供应链。在国际产业链中,基本上美国占据顶端,日本和西北欧处于高端,韩国和台湾等处于中端,中国和越南等处于低端。 中兴系和华为爬上了中端,在中国企业中是少见的。企业要爬上较高位置,未必能如愿,很不容易。 过去有人认为中国东部海运便利地区的低端外资和内资企业可以或升级,或赶到内陆地区,给较高级外资或内资企业腾出地方(腾笼换鸟)。现实是企业升级成效不大,东部营商成本和环境的恶化没有把多数外资低端企业赶到内陆地区,而是赶到越南和孟加拉国等国的海运便利地区去了。由此可见,全球化的产业移动,起作用的营商成本和环境中,海运便利非常重要。 BBC:中兴通讯发公告明确美国制裁影响范围 http://www.bbc.com/zhongwen/simp/business/2016/03/160309_us_zte_sanction 超讯:伊朗出賣中國 美國獲中兴、华为等違禁证据 http://www.supermedia.hk/?p=1439 雷锋网:中興被美國制裁的真相:兩國相爭下的炮灰? http://technews.tw/2016/03/16/is-usa-sanctions-zte-on-iran-actually-as-cannon-fodder/ 华尔街见闻:在美国制裁下让步?中兴通讯高管大震荡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34453 纽约时报:美国政府传唤华为,中美技术安全猜疑日深 http://cn.nytimes.com/business/20160603/huawei-technologies-subpoena-iran-north-korea/ 村山宏:韩国企业会在中国企业追赶中没落吗 https://cn.nikkei.com/columnviewpoint/column/19582-20160524.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