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维读者网>世界时事论坛>帖子
就钱杨问题与肖雪慧商榷 zt
送交者: 一枪中的 2016-05-30 07:55:22 于 [世界时事论坛]

就钱杨问题与肖雪慧商榷

 

                                                                茉莉

 

很高兴看到雪慧出面谈钱杨问题。以雪慧社会学家的理论水平,可以提高这个讨论的理性程度,带动一个更深入的思想探讨。

 

我一直很佩服雪慧,不仅是她的学问,还有她的骨气,道德与抗争精神。身在国内那样严峻的情况下,对任何人权遭到侵犯的案例,雪慧从来不沉默,从来都是以自己的专业理论知识发出声音,批判强权,维护弱势者。

 

雪慧正直勇敢而纯洁的知识分子责任感,是钱钟书,杨绛等人望尘莫及的。如果雪慧能够成为中国知识分子的楷模,那会是中国的幸事。但是当今中国的情况,你不犬儒不平庸,你就不会成为楷模与网红。雪慧的网文被封杀不知多少次。

 

当雪慧出来为钱杨说话,我的理解是,雪慧对那些不抗争的知识分子有一份宽容之心。但是,作为公共讨论,我还是要和雪慧探讨下面几个问题,希望能抛砖引玉。

 

一,关于钱杨是否成为了“社会偶像”

 

雪慧不认为钱、杨成了全社会偶像,说“下这种判断的,大概把自己目力所及看到的一些评论当成整个网络舆论。雪慧说自己很少看钱杨的书,觉得说他们已成为偶像是“缺乏根据的轻率判断”。

 

我想,要证明这一点,应该是不缺乏证据的。

 

四过去后二十几年,由于“思想退场学术登场”,钱钟书夫妇在中国如何大红特红,是有大量媒体文章数字,出版社关于钱杨书籍的销售数字,拍卖钱钟书手稿信件的价格,以及微信微博大量的关于钱杨温馨故事的鸡汤文章。这些可以找到的数字,都可以证明,在只有富豪影星被崇拜的庸俗社会里,也还有钱杨这样的文人被崇拜,他们已成为中国社会少有的文化偶像。

 

二,关于批评他人是否需要自己先做“道德反省”

 

雪慧说:“请在苛责他人之前反躬自问,先做道德反省。”我觉得,如果双方的社会地位和影响力相同,这话是对的。

 

但是,如果一方是“钱昆仑”,“杨网红”,他们的学术精英地位之崇高,进入部长楼圈子之高层,其话语权广大无边,甚至夫妇之间每一句亲昵玩笑,都是媒体热烈报道的内容,而另一方却是没多少人理睬的平头百姓,那么,这种自我道德反省是多余的,因为你不是什么人,没有人对你有那么高的要求。

 

在西方法制社会,人们可以在某种程度上任意诽谤名流,如乱说他们有什么情人之类,或公然偷拍他们的照片拿去发表,但只要能证明他是名流,就不受法律惩罚。普通人的肖像权名流不太能享受。如果你诽谤一个普通人,发表偷拍的照片,那你就准备一大笔钱去赔偿吧。这看起来不公平,实际上是很公平的。

 

因此,我不认为批评者必须自己道德优秀,才能指责钱杨道德上的缺陷。关键是,批评者能不能举出合理的实在的证据。

 

 

三,关于钱杨的“消极自由|”问题

 

雪慧文中没有提到消极自由这个词,只是说:自由主义的人大概只有在限制政府权力这个问题上是共同的。除此之外,思想倾向、精神特质很复杂。”不过,其他有人在钱杨的讨论中提及消极自由。

 

我很怀疑钱杨与消极自由有什么关系,因为,自由主义如雪慧所说,“在限制政府权力这个问题上是共同的”,但钱杨从来不在乎限制政府权力,他们说自己和他人毫无关系,只要退缩到自己的小家庭里。称他们为自由主义者,恐怕连他们自己也会很不屑。

 

至于中国那些赞成“消极自由”的学者,我觉得没什么错。只是有一点要问他们:你有积极自由的权利吗?如果你争取到了积极自由的权利,再选择消极自由,这才是正常的。就如瑞典大选,很多人拿到选票不去参加,这是消极自由。但是,连选票都不给你,你能说自己不参加选举是消极自由吗?

 

这是我的几点不成熟的思考,请指教。

  

2016/05/29


附肖雪慧原文:


 

我的看法


2016-05-29 肖雪慧 我思我在

 
杨绛去世,引起很多争论。争论免不了牵涉她早已去世的丈夫钱钟书。我无意介入围绕二人的争论。但对一些帖子流露出来的独断和苛求有看法。


有人说,杨绛去世,网络上一片哀鸣。我看到的好几篇文章都称钱、杨成了全社会偶像,下这种判断的,大概把自己目力所及看到的一些评论当成整个网络舆论。提出全民偶像说,像是自己树立一个风车,然后拿风车当射击靶。


我不喜欢这种缺乏根据的轻率判断。但我要说的不是这。

 

今天在好些群看到署名守鱼的一篇知识分子到底有没有原罪?


这篇知识分子原罪说,给出一个主流知识分子的概念,却不加界定,可以随意解释。然而,文革前谁是主流知识分子?除了奉命写作的一帮人之外,知识分子在牛棚、监狱、在五七干校被改造,他们主流吗?文革后在打压下坚持艰难恢复常识、力求诚实研究做学问的,其中不少赢得社会认同,但他们主流吗?采取避世态度的钱杨夫妇,了解和阅读他们的,恐怕也只能在小众范围……。这种不加界定、伸缩性很大的主流知识分子,可以云山雾罩加诸于任何有点影响的知识分子身上,然后指其有原罪。这与毛视知识分子有原罪、需要改造的论调有多大差别?


在权力倾向于无限的地方,知识人要想过一种有尊严的、自律的生活,非常艰难,甚至要付出巨大代价。尤其当权力在整个社会制造出反智气氛、有知识就是原罪,知识分子随时会成为批斗打击对象、沦为贱民。喜欢苛责于人的不是很喜欢对人做道德判断吗?好,请在苛责他人之前反躬自问,先做道德反省:自己处在那样环境下,自己怎样选择?如果自己做不到而苛责于人,这很道德吗?进一步请思考:自己能做到,就有权对他人提要求吗?


我觉得,论事,尽可以放开;论人,要慎重。钱杨作品不在我兴趣范围,很少看,但对长期处在非常时代,又并未作恶的作家、学者,我愿意报以同情的理解。就钱杨夫妇来说,社会知名度高,在身后,人们有不同看法,甚至看法迥异,都正常,不同看法有交锋,也正常。但当批评变异为道德讨伐和个人攻击,就溢出正常批评范围了。对欣赏钱杨或为钱杨辩护的人作诛心之论,指控他们为钱杨辩护是为自己的苟且辩护”……更不属于正常讨论。
 
有意思的是,苛责于人的,似乎很多都自诩自由主义者。十几年前,中国图书商报的肖自强先生对我作了一次以《从主体性公民社会》为题的书面访谈,他提出的十几个问题中,其中一个是关于中国自由主义的。我当时表达的隐忧,现在更强烈。我把这则问答附在下面:
 
肖自强:在你看来,中国当前的自由主义有哪些特点?存在哪些根本性缺点?如何修正?
 
我:这个问题是不是隐含着当下中国自由主义已成一种主流倾向的判断?如果是的话,我以为这个判断有误。的确,自由主义者和反自由主义者都在使用这个术语,造成自由主义在现今中国很热闹的假象。但实际上自由主义在我国的处境很困难,至今夹缝求生,随时招致打击,这种状况恐怕还会继续相当长时间。我认为最重要原因在于:对个人权利的尊重是自由主义的基点。为此,自由主义反对任何力量对个人作无理限制,对极具扩张性和侵略性的政府权力尤其深具戒心,坚信只有对政府进行必要限制和有效监管,每个人的权利才有保障。仅仅这一点就很受忌恨和防范。而基于对个人自由的尊重,自由主义尊重不同的信仰和价值观多元并存,主张宽容。这其实使自由主义有相当平和的一面。但这种本质上平和宽容的主张却对所有试图统一思想、信仰,试图支配人的良知的体制和势力构成严重挑战。这也不能不遭防范。80年代以来,每次运动都以自由主义的或者有自由主义嫌疑的观念为靶子;近些年对思想舆论界的整肃,也是主要指向自由主义的。


至于中国当前自由主义的特点,这不好说。因为被归入自由主义的人大概只有在限制政府权力这个问题上是共同的。除此之外,思想倾向、精神特质很复杂。要说带根本性的问题,据我看来,是一部分应该说也真诚相信自己是自由主义者的人,行文、行事中透出的独断,在一些应该由当事者自己作选择的问题上有强加于人的倾向。独断性、强加于人其实是反自由主义的。依我看,尊重不同的信仰、价值观,尊重每个人自己作决定的权利,反对任何形式的独断和强迫,对自由主义来说,甚至比在政治上主张限权、经济上相信市场的力量更具根本性。
 
(注:该访谈以《从主体性公民社会》为题发表于《中国图书商报》20041015书评、学术版。我记忆中,关于自由主义这部分被删除了。)

0.00%(0) 0.00%(0) 0.00%(0)
当前新闻共有0条评论
笔  名 (必选项):
密  码 (必选项):
注册新用户
标 nbsp; 题 (必选项):
内  容 (选填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