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为何腰斩《四个意识》? 5月13日习近平在接见人防会议代表的“重要讲话”中,重提曾经喧嚣一时“四个意识”。然而,却将“四个意识”中的精华部分“核心意识”和“看齐意识”拦腰斩去,改成了“国防意识”和“责任意识”。这究竟是为何? 所谓“四个意识”,即“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是今年1月27日由栗战书,在中央直属机关党的工作会议中首先提出,1月29日得到中央政治局会议的确认。随即,党媒掀起一股奉习为核心,向习看齐的热潮。一时间,省部级高官,封疆大吏,委员们纷纷表态,齐声合唱“四个意识”,一直延续到两会议初期。 在李克强的“政府工作报告”,张德江的“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和俞正声的“政协常委工作报告”中,都在最后结语部分,一字不差地写上“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的内容。眼见得,“习核心”黄袍加身已是势不可挡,唾手可得了。 不料,天有不测风云,由“党媒姓党”和任志强的炮声,引发的两会上下,十多天的明争暗斗,到了会议的后期,风云突变,对“四个意识”出现明显的分歧。 3月13日周强的“最高法院报告”中,就什么“意识”也没提。3月14日俞正声在“政协会议闭幕会讲话”中,又突然改成了“三个意识”——“政治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而将最关键的“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弃如敝履。这表明习近平封“核心”,大搞个人崇拜的图谋,在两会上遭遇了重大挫折。 两会以后,“四个意识”已基本没有人再提了。然而,寡人已然上了御轿,抬轿的人却不干了。孤家好生尴尬,只好利用5月13日接见人防会议之机,忍痛亲手将“四个意识”腰斩,算是作了一个交代,从轿子上扭扭捏捏走了下来。 2016-5-1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