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近日又多戴了一顶乌纱帽,叫做军委联合指挥中心总指挥。这联合指挥中心是什么玩意呢?
共军各单位的部门原有司、政、后,就是司令部、政治部、后勤部。司令部并非外军的指挥部之义,而是参谋部。1950年代前期,共军学苏联,三总部增加到八总部,再缩回到三总部。此后又增加总装备部。现在从军委到团,都有司/参、政、后、装部门。 原来司/参、政部门是副单位级,如总参、总政是副军委级,而后、装部门是下一单位级,如总后、总装是大区级。近期军改后,总参改为军委联合参谋部,总政改为军委政治工作部,降格为大区级。下面的司/参、政部门也要降格。 除了政工部门,其他部门还都设有政工部门。除了司/参、政部门,其他部门都还设有司/参部门。 共军之外的准军事化单位和部门和重要单位和部门(如公安系统、原铁路系统、原石油工业系统、过去的外交部等)仿照解放军,设有政工部门,也是副主官级的,如公安部政治部是副部级的。原铁路系统设有仿照司令部的调度中心,如铁道部调度中心也是副部级,长官叫做总调度长。公安系统仿照共军和原铁路系统,设立仿照司令部的指挥中心,如公安部指挥中心也是副部级的,长官叫做主任。 公安系统的武警编制部门和单位,司令部加挂指挥中心牌子。如国家海洋局加挂中国海洋局牌子后,设立一个班子三块牌子的国家海洋局海警司/中国海警局司令部/中国海警局指挥中心,长官是国家海洋局海警司长、中国海警局参谋长兼中国海警局指挥中心主任。 从共军输出的司令部/参谋部,到公安系统叫做指挥中心,到公安的武警编制单位和部门叫做不怕牌子多的司令部/指挥中心,回到共军也就是多个名称的司令部/参谋部/指挥中心。军委联合指挥中心的长官,照例就是军委联合参谋长。可是习近平又出妖蛾子了,他看上了这个官衔,叫成总指挥,戴到自己头上。 习近平在共军中原有三顶乌纱帽:中共央军委主席、国家军委主席、军委深改组长,又抢了联合参谋长的变形乌纱帽。习近平的党政军乌纱帽之多,空前绝后,蔚为奇观,让他自己报一遍,恐怕会像相声“报菜名”那样需要嘴皮子功夫,报得溜肯定能引来满堂喝彩。 要这么多官衔,而且继续为自己发明新官衔,图啥呢?个人集权是一个解释,如胡平说习近平的喽啰资历太嫩,不好提拔太高,他设个小组,自己当组长,让喽啰进组,就便于个人集权。这个解释不适合于军委联合指挥中心总指挥这个官衔。 看来习近平底气不足,要不断为自己发明新官衔以求关注,在这一点上,习近平没学毛泽东和邓小平等前辈,毛泽东独揽大权而不看重乌纱帽,只需要中共中央主席和中共央军委主席这两顶乌纱帽。邓小平、陈云、李先念把所有乌纱帽都交掉了,照样当集体谮主,号令天下。 此外,看来习近平对于乌纱帽是真喜欢,有收藏癖好。 ———————— 附录 乐山水:习近平为何接连给自己加官晋爵 (2014-6-14) 重贴按语:日前读到胡平的一篇文章,说习近平戴那么多新官帽子,是因为其亲信级别太低,不能跳升到关键官位,因此新设多个领导小组之类的机构,自任小组长等一把手,让亲信当组员等,就让亲信夺了原有衙门大人之权。此说或可部分解释此怪异现象。(2014-8-14) ———————— 习近平今年频频给自己加官晋爵,让人眼花缭乱,引来惊奇、质疑和嘲笑。有人说,习总是要改革,先要集权,这说不通。首先,如果顶层统治者要改革,那先要凝聚共识,并非一个政治局常委会会议主持人要改革就能改的,更不是只有主持人当上独裁者才能改的。其次,在习总给自己接连加官晋爵之前,他的权力还少吗?他的职务已经够多了,至少有六个:总书记、军委主席、国家主席、中共中央外事/国安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对台工作领导小组组长、财经工作领导小组组长。
习总不顾吃相,穷抢官帽子,戴上一大摞,像表演杂技抢帽子和顶碗,其原因主要还不是他好揽权的品性使然,而是有不得已的近忧。
习总能当上党国老大,并非他有多大本事,而是老爹积德,还有挡不住的运气。
习老爹自称平生没整过人,作为党国高官,这是不可能的。整人较少,自己和儿子的仇人就比较少。习老爹后半生比较惨。文革前因为小说《刘志丹》案,被毛泽东诬陷为高饶反党联盟的漏网成员、用小说反党的后台老板,摘去政治局委员、副总理兼国务院秘书长的顶戴花翎。文革后因为辅佐胡耀邦并且在围攻胡耀邦的民主生活会上斥责邓小平的打手薄一波和王震等,被邓小平、陈云和李先念摘去政治局委员兼书记处常务书记的顶戴花翎,隐居深圳,患上精神病。习老爹改革有大功,仗义执言,下场凄惨,令人同情。
习总鸿运当头,一飞冲天,始自陈良宇倒台。陈良宇腾出的官位是政治局委员(党和国家领导人)兼上海市委书记。书记位子,顶层决定让市长韩正(团派兼太子党)接任,接下来的政治局委员头衔是不言而喻的。中央立即任命韩正为代理书记,并且按照程序,派中组部高官到上海召开上海退休老领导座谈会,听取对于任命韩正为上海书记的意见(类似于在北戴河召开党国退休老领导座谈会,听取对于中央新一届领导安排的意见)。让顶层没想到的是,上海退休老领导们对韩正很不满意,指责他不关心退休老领导。这下子韩正阴沟里翻了船,煮熟的鸭子飞了,代理书记转不了正了,政治局委员更没戏了。韩正早就应该向陈良宇好好学习。陈良宇做过上海市政府老干部局长,此前此后对老领导很是关心。二人对老领导的冷热态度,源于二人的出身。韩是太子党出身,陈是老百姓出身。太子党主要靠父母。想不太到老领导;寒门官员主要靠领导,比较想得到老领导。韩正出局,上海书记的官帽子,落到了浙江书记习近平头上,政治局委员头衔指日可待。
这边习近平在上海等着升任政治局委员,那边党国大佬在争论下届总书记让谁当。胡锦涛要让李克强当,江泽民派的曾庆红反对,以不再当下届政治局常委做交换,推荐习近平。习近平在福建做官时,省委书记是江派贾庆林。另外习近平在正部级以上官员推荐政治局委员的投票中领先。结果习近平等来了从中央委员跳升政治局常委,从上海书记升任总书记接班人、书记处常务书记、军委副主席、国家副主席、中央党校校长、中共中央港澳工作协调小组组长、外事/国安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对台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
习近平的总书记位子,险些就是李克强的,所以习总当上老大以后,对李总理严加防范,连一般是总理当的中共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组长,也不给李总理,而是自己兼任。
现任政治局常委中,除了李总理,都可以算是习总的盟友。他和王岐山从青少年时代开始就是朋友,二人都是太子党。太子党常委还有张德江和俞正声。与习总同属江派的有刘云山、张高丽和张德江。作为团派的李克强是孤家寡人。
但是现任常委中除了习总和李总理,都太老了,不能连任了。三年后的下届政治局常委会里,习总还有压倒多数的盟友吗?
下届常委会里,如果还是七人,除了习总和李总理,如无意外,会有60后的两个总书记和总理接班人:胡春华和孙政才。当了两任政治局委员的李源潮和汪洋也会入常。剩下的一个常委位子,竞争者是现任政治局委员、三年后不满68岁、不是军人,选手共有7人:王沪宁(1955-10出生)、刘奇葆(1953-1出生)、孙春兰(1950-5出生)、张春贤(1953-5出生)、赵乐际(1957-3出生)、栗战书(1950-8出生)、韩正(1954-4出生)。
在基本明朗的六个下届政治局常委中,除了习近平和孙政才,都是团派,其中李源潮也是太子党。即便第七个常委是习总的盟友,习总和李总理的盟友数量也是大逆转,从6比1翻盘为3比4。这对习总来说,是很不妙的前景,这就是习总的近忧。
未雨绸缪,为了对付李总理在下届政治局常委会中的优势,习总只好拼命抓权,打破坏集体领导制的擦边球,吃相难看就顾不上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