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事论坛 | 时事论坛 | 汽车论坛 | 摄影论坛 |
股票论坛 | 游戏论坛 | 音乐论坛 | |
万维读者网>世界时事论坛>帖子 |
美国华裔要出精英而不只是融入主流 zt |
送交者: 一枪中的 2016-02-27 11:23:04 于 [世界时事论坛] |
伊萍 中文界普遍流行一种说法,说华裔在美国的问题是进不了主流,依我看,如果华人把融进主流定为自己在美国发展的最高目标,那实在是太低的要求,而且还会造成很多中国人为融进主流,放弃自己的特性和特长,变成蹩脚的跟随者,事实上,我在美国也确实看到过不少蹩脚的华裔跟随者。主流一词来自英语的mainstream,其实体就是大多数老百姓,社会各阶层中与主流人群形成对照的有两个极端,一个是精英阶层,另一个是被社会淘汰忽略的边缘人。中国人提出要融入主流,主要是出于担心自己会变成被淘汰被忽略的社会边缘人,这种低目标的制定意味着华人把自己定位在社会的边缘,然后为了不被挤出边缘而挣扎。这样的自我要求的降低,使得华人永远难以成为社会的中坚力量,许多华人往往以放弃自己的特性和文化,去模仿其他文化,来求得自身位置的改善,永远处在一个被动跟随的状态。其实,所谓美国主流也是一个不断流动变化的群体,美国是个多元文化的国家,我们完全可以既保留自己的文化特性,又成为美国的主流,把我们的文化变成美国主流的一部分。我还要说明的一点是,反对普世价值是共产党文化,不是中国文化,保留中国文化的某些特性与认同普世价值并不矛盾。
精英是社会上具有影响力的一群人,从人数上讲,在任何国家里,精英总是占很少数,但却常常引领潮流,人数众多的主流则大多为跟随者,主流往哪个方向流往往由精英来带领。中国人在美国最需要做的不是被动地融入主流,不是满足于人人自甘为跟随者,而是要涌现出精英,跻身于美国的影响者和领导者队伍之中。
许多华人对精英的含义及其作用有很大的误解,其中之一就是以为只要进名校,就挤进精英队伍了,有人甚至说华裔在美国的问题就是太想要做精英了,不愿意做普通老百姓,事实果真如此吗?要看清华人在美国到底是否过于精英化,我们需要先澄清一下什么叫精英,精英的英语对应词是elite,根据维基词典,An elite is a small group of powerful people that controls a disproportionate amount of wealth or political power in society。我的理解就是,精英是社会当中最有影响力的一小部分人,他们拥有不合比例地多的财富,或者掌握着不合比例地强大的政治力量,华人在美国是这样的人吗?华人的政治力量不要说是不合比例的强大,而是恰恰相反,是不合比例的微弱。从财富上讲,华人的平均水平值得骄傲,但仍然不过是老百姓的水平,美国的百分之一阶层里,有多少是华人?美国公司里,不要说CEO,就算是中级管理阶层,东方脸孔的人都不合比例的低,美国高科技公司的许多部门常常是一大堆干活的是东方人,领导却是白人。近年来,领导层的颜色有了些变化,可惜新增加的颜色不是东方人,而是印度人。不光是高科技业,你可以观察一下美国的任何一个领域,在美国几乎所有领域,一小撮powerful people中,占据比例最大的总是白人,黑人、拉美人、以及新崛起的印度人也正在追赶,华裔以及其他东亚裔在美国社会不论哪个领域中都是最缺乏powerful people的族裔。
至于名校与精英的关系,确实,名校毕业生中,精英辈出,奥巴马、克林顿夫妇就是其中的例子,但精英辈出,不等于凡是名校毕业的就一定是精英,事实上,名校的华裔毕业生在美国基本上最后不过是没有多大影响力的普通老百姓而已。所以,对许多华裔家长们纠结的孩子难进哈佛问题,在我看来对华人利益的影响并不大。奥巴马进哈佛能当美国总统,华裔进哈佛能当上个CEO我就要庆贺了,可惜的是,值得庆贺的事好像并不多。进不了哈佛进其他大学其实也没什么,既然进名校没有得益,不进也就没有多大损失,最后损失的往往不过是一些华裔家长的虚荣心而已。
在一些民粹主义的美国政客嘴里,比如萨拉佩林之流,精英是个贬义词。就算不是民粹主义者,在一个民主国家里,在一个强调人人平等的国家里,吹捧精英的作用,号召华人在美国要挤入精英队伍,似乎显得政治很不正确。不过,我今天不打算讲政治正确,而是要把话讲透。大陆来的人从小受教育说,历史是人民创造的,其中“人民”一词往往被中国人理解为广大普通人民,说历史是普通人民创造的,那其实是谎言,历史实际上是精英创造的。美国为什么伟大?因为美国国父们创建了一个民主自由平等的美国式制度,这个制度不是靠美国普通老百姓设想出来并建立起来的,而是靠一群掌握着美国最高政治权力的政治精英们做出了一个有远见的决定并付诸实践才成为事实的,后人们称赞美国制度的伟大,功劳也是归于那些精英们,而不是当时的美国普通老百姓。你再看看美国各个领域,什么样的人被歌颂、被尊敬?以华人云集的高科技领域为例,Steve Jobs、Bill Gates、Mark Zuckerberg等这些精英们是才是被人们一遍又一遍提起的人,因为他们才是改变世界的关键力量,而不是在下面干活的芸芸众生。
说精英的作用很重要,是不是会与民主精神相违背呢?民主制度不就是要让每一个小民都有影响政治的力量吗?如果说精英是影响世界的关键力量,那为什么还要给人民以权利,还要强调人人平等呢?我的回答是,人人平等不等于人人相等,人人平等在我看来有两个含义,第一是人格上的平等,每个人影响世界的作用和贡献有大小高低之分,但每一个人在人格尊严上是平等的,民主制度可以保证小民也有人格尊严。比如,论科技贡献,Mark Zuckerberg比Facebook公司里的大多数普通工程师值得尊敬,但这不等于说工程师们的人格尊严低于他,不等于他可以在人格上不尊重公司里的普通人。人人平等的另一个含义是起跑线的平等和机会的平等,就是让精英的水活起来,而不是精英的儿子女儿永远是精英,普通老百姓的儿子女儿永远是普通老百姓,这是民主自由制度优越于专制制度的要点之一。而且,民主制度下什么样的人会崛起为精英也往往与专制制度不同,比如在列宁式制度下,精英选拔往往是劣胜优汰。民主制度给所有小民以一张选票的另一个重要用处是,可以让政治精英们互相竞争,来为普通老百姓服务。
总之,华裔在美国的最大问题不是融不融得进主流的问题,而是挤不进精英的队伍,在美国的各个领域几乎都缺乏影响力。华人在美国最需要的是要大量涌现精英,提高华人对美国社会的影响力,这绝不是一件容易的任务。有不少华人说,华裔进不了政治、体育、艺术和流行文化界是因为华裔家长不让孩子进这些领域,说这种话的人,基本上是自己从来没有去尝试过进这些领域的人。当然,我也不是说华裔父母在教育孩子上没有缺陷,华裔父母在培养孩子时最普遍的忽略是不注重孩子身心的全面发展,比如对孩子在人格和心态上的成长重视不够。话说回来,许多其他族裔的第一代移民父母也往往存在同样的问题,如果你去听听第二代美国印度人如何描绘自己的父母,你就会发现,印度第一代父母与华人第一代父母差别并不大,可是,为什么比中国人晚来美国的印度人,如今却已经开始超越华人了呢?许多美国出生的东亚裔人也往往把自己在美国社会里难以上升的现状,怪罪于父母的教育,不光ABC普遍如此,我还读到过韩裔第二代写的文章,也有类似看法。我想要问的是,如果一个人无法超越自己的父母,难道只是父母的错?难道你自己不应该负更大的责任?一个连自己父母都无法超越的人,又怎么可能成为社会的影响者和领导者?事实上,我不认为华裔都是没有能力超越父母的人,虽然我们每一个人在成长过程中,必然会受到一定程度的父母的影响,但是学校教育的影响,学校同伴的影响,走入社会后,社会环境的影响以及社会同时代人的影响,实际上远远大于父母的影响,否则人类社会又如何进步?所以,华裔在美国受到的限制,到底是主要来自父母,还是来自所处的社会和文化环境,是值得我们深思的。 |
0.00%(0)
0.00%(0)
0.00%(0)
|
当前新闻共有1条评论 |
|
![]() | |
|
|
![]() |
广告:webads@creaders.net | ||||||||
电话:604-438-6008,604-438-6080 | ||||||||
投稿:webeditor@creaders.net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