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维读者网>世界时事论坛>帖子
我来给《2015文化“小事”记》补遗 zt
送交者: 调侃军政 2016-01-08 09:44:22 于 [世界时事论坛]

  英国《金融时报》中文网上刊登的中国2015文化“小事”记很有意思,但还有些“小事”没有列入。这些没入作者法眼的“小事”也还蛮有意思,其背后可能蕴涵的意味,很有嚼头,不亚于列入的“小事”。我不揣冒昧,狗尾续貂,列入刚刚过去、大家还记忆犹新的12月“小事”


  昨天读王晓渔教授在英国《金融时报》中文网上写的《2015文化“小事”记》读得津津有味,在我的博客上推荐给各位网友。但今天重读一下,发现还有些“小事”,王晓渔教授没有列入。不知是他漏掉了,还是虽然注意到了,却认为连“小事”都算不上,不值一提。
  但在我看来,这些没入王教授法眼的“小事”也还蛮有意思,其背后可能蕴涵的意味,很有嚼头。于是不揣冒昧,狗尾续貂,补在这里——精力和时间有限,去年早些时候的东西就不翻了,只列刚刚过去、大家还记忆犹新的12月吧。

“国家宪法日”党报头版“宪法”不见踪影
  12月4日,是中国第二个“国家宪法日”。这一天《人民日报》的头版,没有一个字提到“宪法”:从头条到报眼,从报导到言论,没有一个标题上不是“习近平”。用直观的方式告诉人们:当今中国,最重要的是什么。

0-1a.jpg

  中国“国家宪法日”这天的《人民日报》头版。

  查2012年年底,为庆祝1982年宪法(史称“八二宪法”)通过30周年,当时刚刚在中共十八大上接掌党政军大权的习近平发表讲话,郑重其事地宣称:“依法治国,首先是依宪治国。”2014年,中国又正式规定“八二宪法”通过的12月4日,为“国家宪法纪念日”。
  分析人士说,即使在“文革”中对毛泽东的个人迷信达到顶峰时,领袖的名字也从没有占据党报头版的每一个标题。

《走出帝制》被悄然下架
  12月初,一本题为《走出帝制:从晚清到民国的历史回望》的书,在网站上和书店里被悄然下架,出版社负责人被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约谈。该书作者系被有些学者誉为“20年来中国思想界第一人”的清华大学教授秦晖。该书內容是在报刊上发表过的紀念三个“百年”的文集,三个百年是:
  辛亥革命百年(2011年);
  第一次世界大战百年(2014年);
  中国新文化运动百年(2015年)。

朝鲜两大知名演出团体突然取消在京演出仓促回国
  12月9日,朝鲜牡丹峰乐团与朝鲜功勋国家合唱团,由朝鲜劳动党中央第一部副部长崔辉率领,启程来华访问,预定在北京国家大剧院演出,这是自2013年朝鲜再度核试验导致两国关系冷淡后,朝鲜文艺团体的首次访华,双方都非常重视。
  首场演出将在12月12日下午4点开演,不料朝鲜艺术家却突然回国,原定三天的访问演出取消。这种怪事的幕后原因引起纷纷猜测,有“氢弹说”“接待规格说”“团长绯闻说”等等。晚上,新华社发布简短信息,称因“工作层面间沟通衔接原因”导致朝鲜两大团体的演出被取消。

诗人习近平蝉联华语红色诗歌年度国家振兴奖 
  12月20日,诗人习近平以“推介传统优秀诗词”的贡献,被评选为第二届华语红色诗歌年度国家振兴奖。前一年,他就首度获奖,是以《念奴娇·追思焦裕禄》荣获该奖的。(中红网北京2015年12月20日电)
  写这条消息的,大概也是一位诗人,不太懂新闻报道的五个“W”,消息甚短,但该奖的名称、评奖机构的名称实在太长,又与另一个名目的奖项搅和一起,还与前一年的奖纠缠一处,我是读了好几遍才明白其意的——还不敢说我真搞懂了。索性将此消息全文贴在此,读者或许比我更明白:

  诗人习近平获奖
  中红网北京2015年12月20日电:经(2015年度)第八届“毛泽东颂”原创诗歌朗诵暨征稿评奖组委会推荐、15个评委实名制投票、网上公示后报国家一级社团中国萧军研究会审批,中国萧军研究会法人、常务副会长萧鸣宣布:诗人习近平诗词《念奴娇·追思焦裕禄》在2014年第七届“毛泽东颂”诗歌朗诵会暨首届华语红色诗歌征稿中被评选为首届华语红色诗歌年度国家振兴奖获奖之后,2015年他又以推介传统优秀诗词而被评选为第二届华语红色诗歌年度国家振兴奖。(全文完)


  我顺手查了一下习近平的《念奴娇·追思焦裕禄》,刊载在1990年7月16日《福州晚报》头版。当时他刚刚上任,担任福州市委书记。全文如下:

  念奴娇 追思焦裕禄
  习近平

  中夜,读《人民呼唤焦裕禄》一文,是时霁月如银,文思萦系……

  魂飞万里,盼归来,此水此山此地。百姓谁不爱好官?把泪焦桐成雨。①生也沙丘,死也沙丘,父老生死系。②暮雪朝霜,毋改英雄意气!
  依然月明如昔,思君夜夜,肝胆长如洗。路漫漫其修远矣,两袖清风来去。为官一任,造福一方,遂了平生意。绿我涓滴,会它千顷澄碧。
  一九九〇·七·十五

  注:①焦裕禄当年为了防风固沙,帮助农民摆脱贫困,提倡种植泡桐。如今,兰考泡桐如海,焦裕禄当年亲手栽下的幼桐已长成合抱大树,人们亲切地叫它“焦桐”。
  ②焦裕禄临终前说“我死后只有一个要求,要求党组织把我运回兰考,埋在沙丘上。活着我没有治好沙丘,死了也要看着你们把沙丘治好!”



  近期图文:

    2015文化“小事”记——给这一轮太平盛世的备忘录    
    
一位真正的诗人拷问这场所谓革命的性质    
    
岁末之问:“我是谁”与“我们是谁”    
    
“中国式病毒”这个概念确有开创之功    
    
抽象的魅力:书法、音乐与数学相通    
    
彩灯闪处一岁除,冬风送暖入屠苏    
    
他为自己竖立起一座非人工的纪念碑    
    
理性的个人合起來就是理性的群体?不!   

0.00%(0) 0.00%(0) 0.00%(0)
当前新闻共有1条评论
笔  名 (必选项):
密  码 (必选项):
注册新用户
标 nbsp; 题 (必选项):
内  容 (选填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