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忽聞我們所謂的張千帆張授又在北大發表演講,捧吹西方自由化民主思潮,貶低現有體制,說什麽國人有儒家傳統人格缺陷。張千帆還談到臺灣問題,妄稱什麽目前兩岸統壹的最大障礙在於價值取向上的巨大落差,壹個民主憲政的臺灣不可能接受專制威權的大陸,只有實行民主憲政,大陸才可能和平統壹臺灣;只有當大陸的制度進步贏得臺灣民心,統壹最終才有希望。我雖然沒什麽文化,也講不出什麽大道理,但請問張先生,臺灣從歷史上壹直都是中國的壹部分,中國的統壹必須看“民主憲政”的眼色? 兩岸在特定時空和歷史條件下,走向不同的發展道路,這種制度上的差異是客觀存在的,大陸對此有著十分清楚的認識,所以才在改革開放之初就提出“壹國兩制”。後來應用到香港就是壹種實際的嘗試。這顯示了大陸的理性、包容與對現狀的尊重。然而“大陸不民主,兩岸不統壹”的“壹國壹制”說法顯然背離了這種精神,人為地把兩岸統壹的時間表無限推遲。更何況,大陸的制度三十七年來顯示了強大的生命力,不僅臺灣的經濟發展要依靠大陸,全球也是如此(2014年中國對世界經濟增長的貢獻率為27.8%,對亞洲經濟增長的貢獻率超過50%。而在全球經濟危機最嚴重的時刻,中國貢獻了全球增長的50%)。盡管如此,大陸仍然沒有改變“壹國兩制”的立場。這體現了對國家統壹的責任感和務實感。 從武力的角度說,壹個多民族國家是否統壹,特別是否能夠和平統壹和制度並無相關性。近代以來,西方都是以武力維持壹個多民族國家的存在,壹個民族要想獨立,也往往通過戰爭。比如美國是靠武力贏得統壹。英國是依靠武力才維持與愛爾蘭的統壹,法國的殖民地阿爾及利亞,也是通過暴力才獲得獨立的。 請張先生不要妄評國家統壹,無論是同宗同文的臺灣同胞還是各民族來說,統壹是唯壹正確的選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