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时 | 热点 | 图片 | 时事 | 军情 | 国际 | 评论 |
兵器 | 史海 | 体育 | 户外 | 论坛 | 博客 | 文学 |
|
万维读者网>世界时事论坛>帖子 |
屠呦呦获奖,荣耀归于毛主席 z |
送交者: 一枪中的 2015-10-09 10:44:52 于 [世界时事论坛] |
半江红 屠呦呦是中国的“三无”科学家。她既无博士学位,也无留洋背景,更无院士头衔。 但是在10月6日,新闻称她获得了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八十五岁的老太太,瞬时间从“养在深闺人不识”到了一举成名天下知。特大的喜讯,振动十数亿中国人的红心,激起九州方圆内外的爱国热情,高潮仍在继续,景象十分壮观… 其实呢,“中国人”获得诺贝尔奖,希罕,也不稀罕。在中国大陆上演“二八新娘八二郎,一树梨花压海棠”好戏的杨振宁教授,早在1957年就弄了半个诺贝尔物理学奖(另外半个,也归“中国人”哈,只不过李政道没有得到“上帝赐给的礼物”);曾经文笔流畅地撰写了《零八宪章》、而口齿结巴地说着“我没有敌人”的刘晓波,五年前,就由一把椅子代替,领受了诺贝尔和平奖;以描写“我奶奶”在高密县的《红高粱》地里野合而闻名的莫言,在2012年便摘取了诺贝尔文学奖的桂冠。从1901年始,截止到今天,115年,在诺贝尔的六个奖项(物理學、化学、生理学或医学、文学、和平 、经济学)中,全球共有八百八十多人曾获此殊荣,其中十二位产自世界第一大民族、拥有十余亿活口的汉族,名副其实地“出乎其类、拔乎其萃”。 在属于“那些在前一年为人类做出卓越贡献的人”(引自诺贝尔立遗嘱)中,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有刘晓波、莫言、屠呦呦三位,占总获奖人数的0.3%左右,如果不算被中国当局关押在监狱里的罪犯,比例下降到0.2%+;犹太人有193位,占22%左右。目前中国人占地球人口的比例是22%左右,犹太人占0.2%左右(约有1500万)。对比一下两个不同的22%和0.2%, 两者相差大概是一万倍。所以,对于一个拥有五千年文明历史、一个自以为同犹太人一样高智商的民族来说,打破自然科学类的诺奖的零纪录,其意义何等重大,不言而喻。说了几十年假话和空话的党媒《人民日报》也发表了像模像样的贺词与评论,微信和博客等民间人士的网上评论更是铺天盖地,与我近日出门所见“千树万树梨花开”的春景,交相映辉,趣味盎然。 按诺奖评选委员会的官方说法,屠呦呦的贡献在于“发现了青蒿素,这种药品可以有效降低疟疾患者的死亡率。屠呦呦是第一个发现青蒿素对疟疾寄生虫有出色疗效的科学家”,“青蒿素能在疟原虫生长初期迅速将其杀死,它的作用不可限量”。因此,对于发现青蒿素本身的卓越成就,中国人似乎没有异议。 然而,中国人毕竟以擅长窝里斗而闻名于世,当然不会和平地分享此份喜悦。中国的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或者蹲监狱,或者流亡海外;中国的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不敢也不能够,为中国的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出文学作品;中国人,更不可能一致地“团结在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在“和平崛起”的红朝大梦里“一带一路”,不然维持世界和平的警察就没有必要把中国排斥在TPP之外了。 诺奖是一个巨大的荣誉,今次落在屠老太太的头上,大概不是诺奖评委们的失误,更好象是在“中国人的二十一世纪里”,中国人的运气来了谁也挡不住。然而,我觉得此事,另有几丝怪异,兴许别的中国人感觉会更强烈些,因此而引发一些异议、甚至不满的情绪、到可怕的纠纷,完全在中国特色之情理中。 中国官方曾经推出“诺奖百人计划”,100名“具有冲击诺贝尔奖、成长为世界级科学家潜力”的杰出人才榜,全被两院(科学院和工程院)院士占据,没有半个“三无”人员,屠呦呦自然名落孙山之外。几百名院士“众里寻他千百度”,发现那人还在“灯火阑珊处”时,好不悲伤;今儿个屠老太太得来全不费功夫。人道岂有此理, 我则小诗一首: 两院梧桐百丈青,花馋燕雀叶缠藤。 丹山万里丛蒿路,弱鹿呦呦胜凤鸣。 屠呦呦是中国中医研究院的研究员,是药学家,不是传统的中医。在寻找治疗疟疾的药物过程中,屠呦呦翻阅传统的中医书籍,受到传统中草药的启发,从中草药中分离出了青蒿素。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评选委员会主席齐拉特如此评价:“中国女科学家屠呦呦从中药中分离出青蒿素应用于疟疾治疗,这表明中国传统的中草药也能给科学家们带来新的启发”。网络名人方舟子,曾经拿了化学博士学位而未能成为科学家,撰了一篇《青蒿素不是中药》的文章,万维网有大博雄文《屠呦呦获奖与中医药关系不大》,直接高称这是对中医药的否定。这些具备名望的中国人都这样看,我也只好承认,中医中药真不是应该奖励的对象。 诚如屠呦呦自己所讲,青蒿素的发现是(一项四十余年前的)集体研究成果。该项研究源自于“523任务”,一个“军民合作”的项目。它是根据毛泽东的指示(“把解决热带地区部队遭受疟疾侵害,作为一项紧急援外、战备重要任务立项”)而成立的。时值“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期间,科学家们被打成“臭老九”,作为项目组长的屠呦呦必须“用毛泽东思想指导抗疟中草药工作”。因为是集体项目,在项目成功后,没有申请任何有关青蒿素的专利保护,以十亿美元计价的市场拱手让人;参加项目研究人员,没有一人通过当今的院士评审,跨入中国的两院大门,这些都不是今天的主题。各位清楚的是,在改革开放和经济迅猛发展的三十多年中,中国还没有一项科学发明发现得到诺贝尔同志的认可。所以,屠呦呦获诺奖,或许真要归功于毛主席,或者他创立的制度。 在下结论前,让我们回到那个百分比,做另一番比较,拿中国人跟中国人比。前面提到的杨振宁和李政道,当时都是中(华民)国的公民。此后,还有李遠哲和丁肇中,也是。中华民国(在台湾)约有2300万人口,占世界人口的0.3%左右,共有四位诺奖得主,占诺奖获得者总数的0.5%左右。比起中(华人民共和)国的22%与0.2%, 显然高出一百多倍。各位明白了,就这两个比例而言,因为人种和文化不同,中国人与犹太人差一万倍;即使同人种同文化,因为不同制度,中国人之间相差一百倍。 屠老太太坦诚那是集体研究的成果,而人们有理由认为那是举国体制的优越性,全中国人民都有份,所以屠老太太不愿意独享盛誉,自然只能是有点自知自明,当然远远不是党国权贵的那种“人走了不嫌茶凉”的高风亮节。可是,诺奖是不颁发给集体的,不能集体分享,更不可能全中国人人有份;东晋的葛洪或许算是青蒿素的原创者,但他没有理论分析,更不会洋文,再说他一千多年前就挂了,而且诺奖不能颁发给不在人世的人,屠老太太没法推让给他。想来想去,还是这个,荣耀归于毛主席,最有道理。 因为毛主席的最高指示,才有了那个军民结合的研究课题,屠才有机会去发现青蒿素;只有在毛主席建立的“新”中国,诺奖才变成如此希奇珍贵,它比犹太人的贵一万倍,比中华民国的贵一百倍;没有毛泽东思想的武装,中国人大概不会如此喜大普奔;在水晶棺里躺下了,外面的人有了站立的机会(不再是一人站着其他人都跪着),这是毛主席对中国人民多大的恩典呀?总而言之,荣耀归于毛主席。 如何把荣耀归于毛主席呢?想起一位网友,曾这样说服我:“如果没有毛主席,中国就有那样大的变化,我的爹妈可能不会相识,就不会有我。所以,我感谢毛主席。你也应该这样。”爱野,额滴马,我当时真想说,“你爸咋不射到墙上呢”? 半江红 2015.10.9 |
0.00%(0)
0.00%(0)
0.00%(0)
|
当前新闻共有0条评论 |
广告:webads@creaders.net | ||||||||
电话:604-438-6008,604-438-6080 | ||||||||
投稿:webeditor@creaders.net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