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与奥巴马首次会晤的那些事 2012年2月,习近平曾以中国国家副主席的身份访美,并于2月14日在白宫与奥巴马进行了长时间的会晤。 而会晤的地点选择在农庄,“农庄通常在美国政治中是与外国领导人建立私人友好关系或表示重视的理想场所。”当时给美方官员留下了自信、开放、善于打交道的印象,因此,2015年9月在短时间内再次访美,体现了美方希望与习近平建立良好的工作关系,甚至是私人关系的迫切心情。 在中国新领导班子上任后,美国政府官员与学者在近几个月内密集来华,除了缓和与中国此前因美方“亚洲再平衡”战略引发的紧张关系外,很大程度上,美国政府也非常希望了解习近平提倡的“中美新型大国关系”与“中国梦”的核心所在。当然,双方也会对包括中日钓鱼岛争端、南海问题等当下的热点问题交换意见。 这些天,微信里有一篇清华大学阎学通教授的文章转得很广,标题是《2015年下半年中美会有冲突》。一看就觉得带着“标题党”的成分。两周前,刚与阎教授开过内部会,他的意思是,冷战不可能发生,但摩擦会常有。当然,如果部分媒体把一些具体的“摩擦”也视为“冲突”的话,那“冲突”实在是不足以令人恐慌。 由此看,中国人对美国应有更大的心理优势和自信心。我们应当坚信过去30多年的对美外交取得的重大进展,坚信当前中美大局的稳固性与广泛性,坚信未来中美两国的发展定能走出“修昔底德陷阱”。这才是中国外交应有的大国心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