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维读者网>世界时事论坛>跟帖
印度先于中国达到火星轨道,不过没有登陆,
送交者: x-file 2016月08月24日05:11:49 于 [世界时事论坛]
回  答:中国说去火星就一定会去,不知道美国用来解说取消重返月球计划 南海 于2016-08-24 04:59:59

美媒:关于印度火星探测器你应该知道的五件事

  参考消息网9月27日报道 美国有线电视新闻国际公司网站9月25日报道刊发题为《关于印度火星探测器的五件事》的文章称,美国第一次尝试无法成功,苏联也是。而印度以弱旅的姿态发射了超划算的航天器,并且击败了美国人和欧洲人,成为第一个首次尝试就成功将探测器送入火星轨道的国家。在印度跻身精英航天俱乐部24小时之后,其“曼加里安”号火星探测器已在围绕火星运行,并向控制中心发回数据和图片。

  以下是有关这个火星新宠儿的五件事:

  1.印度怎样保证其火星任务的低成本

  外界一再提到,耗资7400万美元的印度火星轨道探测器计划比1亿美元预算的好莱坞电影《地心引力》还省钱。

  事实上,印度的火星任务比好莱坞今年夏季的大多数烂片都省钱。比如,汤姆·克鲁斯主演的《明日边缘》预算高达1.78亿美元。

  印度空间研究组织(ISRO)省钱的方法是缩短研发周期,并充分利用印度的廉价劳动力市场。比如,印度的高水平航天工程师每月的工资仅为1000美元,只是欧美工程师收入的零头。

  2.印度的火星任务多快实现

  时任印度总理的辛格在2012年8月宣布印度将启动火星任务。结果,ISRO以惊人的速度完成了火星探测器的设计、组装和发射。2013年11月,探测器从金奈升空,10个月后,它到达了火星轨道,给印度带来了极大鼓舞。

  从宣布到执行,印度的火星任务只耗时两年零一个月。

  相比之下,美国航天局火星大气与挥发物演化任务(MAVEN)的探测器项目是在2008年9月宣布的,但探测器本周早些时候才进入火星轨道——耗时6年。

  2013年在接受《福布斯》杂志采访时,ISRO负责人K·拉达克里希南说,印度的航天科学家在发射期间一般每天工作18小时,有时甚至20小时,这样他们就能节省更多时间和成本。

  3.印度火星任务的目的

  火星探测器将围绕火星运转,绘制火星表面图,并分析火星大气。ISRO说,探测器已经开始使用其携带的科学仪器。

  4.它在互联网上也成了新宠

  如今,假如你的航天器在社交网络上没有一个性格古怪精灵的账号,那它简直就像不存在一样。

  印度火星探测器的推特账号有时会跟美国航天局的“好奇”号火星探测器打招呼:“你好啊……保持联系。”

  类似的前辈太空宠儿,像“好奇”号火星探测器以及中国的“玉兔”号月球车等,都是因为在社交网络上的既顽皮又有科学性的发言而大受欢迎。

  5.它并非没有争议

  在一个三分之一人口缺少供电等生活基础设施的国家,并不是所有人都为其行星间任务的雄心壮志而欢欣鼓舞。

  下面这些数字是发人深省的:世界上三分之一的营养不良儿童都生活在印度。它面临着发展、贫困、教育、性别等多方面的挑战。一些批评人士说,印度应该把资金用来帮助地球上的人。

  美媒:关于印度火星探测器你应该知道的五件事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资料图片:印度火星探测器传回首批照片中的一张,显示了火星橘红色的表面和暗色的坑洞。

  更多“印度”相关新闻,微信搜索关注公众号“参考消息”(ID:ckxxwx),外国媒体每日报道精选,随时随地想看就看。还有会员福利等着您哦。

  【延伸阅读】印度火星探测器入轨 外媒称“把中国甩在后面”

  美媒:关于印度火星探测器你应该知道的五件事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这是9月15日在位于班加罗尔的印度外太空研究组织指挥中心拍摄的火星探测器模型。

  参考消息网9月25日报道 外媒称,印度首次星际飞行任务取得成功——24日早些时候把一个探测器送入火星轨道,这帮助印度加入外太空探索精英俱乐部。

  美联社24日称,发动机工作24分钟后推动探测器进入既定轨道,这时,科学家们激动地欢呼起来。

  在位于班加罗尔的控制中心,与印度空间研究组织的科学家站在一起的印度总理莫迪说:“我们已突破人类进取和创新的界限。”

  他说:“我们指挥探测器经过一条几乎没有人知道的路线。”他“在这一历史性时刻”向这些科学家和“所有印度同胞”表示祝贺。

  科学家称,火星轨道探测器计划的最后阶段完美无缺。这是印度太空计划的里程碑,显示印度可以完成复杂的任务,充当商用、导航和科研卫星的全球发射平台。

  对这个有12亿人口且大部分人口都很贫困的发展中国家来说,此次探测器进入轨道是一项重大成就。

  使飞行器成功进入火星轨道绝非易事。世界各国进行的尝试有一半以上(41次当中的23次)都以失败告终,包括日本1999年的一次尝试。

  美国1964年发射的“水手4号”成功掠过火星,并传回21张火星表面的照片。前苏联和欧洲航天局的探测器分别于1971年和2003年抵达火星。

  这台重1.3吨的飞行器将围绕火星飞行至少6个月。飞行器搭载的5台太阳能仪器将收集科学数据,这些数据或许能帮助人们了解火星的天气系统,以及据信曾经在火星上大量存在的水有何种遭遇。

  据美国《华尔街日报》网站24日报道,印度发射的火星探测器当日在历经10个月的太空航行之后,成功进入火星轨道,这使该国成为亚洲唯一将探测器送入火星轨道的国家。

  印度将火星轨道探测器送入太空耗资7400万美元,在最近的火星探测任务中成本最低。美国发射的火星大气与挥发物演化任务(MAVEN)探测器耗资6.71亿美元。

  印度现在加入了一个实现星际旅行的小“俱乐部”,该俱乐部为数不多的成员包括美国、俄罗斯和欧洲航天局的成员国。这就给了印度在中国和日本等尝试登陆火星未果的亚洲竞争对手面前炫耀的资本。

  接下来,印度的火星任务将是用其搭载的5台仪器证明甲烷的存在。从可行性研究到登陆火星,印度仅仅用了4年时间。

  路透社24日说,印度火星轨道探测器计划的成功,将提振该国50年来的太空项目。印度总理莫迪计划扩大在航天基础设施和科技方面的投入。

  这次任务的成功,让印度成为继美俄和欧洲之后成功将探测器送往火星轨道或使其登陆火星的国家。

  法新社24日称,印度成为第一个首次尝试火星之旅即告成功的国家。

  这一成功是印度民族自豪感的重要源泉,因为它将包括中国在内的亚洲竞争对手甩在了后面。

  印度如今加入了一个能炫耀其探索火星能力的精英俱乐部,该俱乐部由美国、俄罗斯和欧洲组成。超过半数的火星探测计划都已失败告终,包括中国2011年的一次尝试。

  专家说,这是印度展示其高超技术的良机,也使其有机会在与中国的竞争中更胜一筹。印度太空计划专家珀勒瓦·巴格拉说:“这是一次低成本技术展示,中国和印度之间的竞争也包括太空领域,这给了印度一次赶超中国的机会。”

  印度是2012年5月启动这项计划的,此前不久,中国探索火星的尝试失败。

  (2014-09-25 11:22:07)

  【延伸阅读】中方:祝贺印度火星探测器成功入轨

  中新社北京9月24日电 (郭君宇)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24日在例行记者会上表示,祝贺印度“曼加里安”号火星探测器成功进入火星轨道,支持就和平利用外空开展国际合作。

  有记者问,据报道,印度火星探测器今天成功入轨,成为完成此项任务的首个亚洲国家。中方对此有何评论?今后中印两国是否会在外空探索方面开展合作?

  华春莹说,我们看到了有关报道,对印度“曼加里安”号火星探测器成功进入火星轨道表示祝贺。这是印度的骄傲,也是亚洲的骄傲,是人类和平探索和利用外空取得的一个重大进展。

  华春莹表示,中方一贯致力于和平利用外空,支持就此开展国际合作。中方主张国际社会共同努力,推动和平利用外空,维护外空永久和平和可持续发展。(完)

  (2014-09-24 19:08:20)

  【延伸阅读】 印度火星探测器传回火星大气层照片

  美媒:关于印度火星探测器你应该知道的五件事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据NASA中文消息,9月25日,印度“曼加里安”号探测器传回的第二张照片,火星的大气层。早些时候,“曼加里安”号火星探测器在7300千米高度传回了首张火星照片。

  印度首个火星探测器“曼加里安”号24日成功进入火星轨道。印度由此进入外空探测“精英俱乐部”,成为具备火星轨道探测能力的国家。探测器重1350公斤,携带照相机、成像光谱仪、甲烷感应器等设备,预计在火星轨道运行至少6个月,主要研究火星表面状况,同时“扫描”火星大气层,以探测火星是否存在生命演化过程中关键的物质甲烷。

  美媒:关于印度火星探测器你应该知道的五件事25日,印度“曼加里安”号火星探测器在7300千米高度传回了首张火星照片。

  美媒:关于印度火星探测器你应该知道的五件事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印度“曼加里安”号(Mangalyaan)火星探测器模拟图

  美媒:关于印度火星探测器你应该知道的五件事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印度“曼加里安”号(Mangalyaan)火星探测器宣传图

  (2014-09-26 07:36:27)

  【延伸阅读】印度火星计划“花小钱办大事”:认真把事做简单

  中新网9月25日电 印度“曼加里安”号火星探测器于24日成功进入火星轨道,完成这一壮举,印度方面仅花费了45亿卢比(约合7400万美元),印度总理莫迪甚至曾表示,印度的“现实版”火星探险的花费甚至比拍摄美国好莱坞大片《地心引力》花销还要低。印度的火星计划为什么这么“便宜”?英国媒体刊登的文章日前对其中缘由进行了分析。

  英国广播公司(BBC)刊登署名乔纳森·亚摩斯(Jonathan Amos)的文章称,印度之所以能“花小钱办大事”,除了因为该国人力成本低以及使用较为便宜的本土技术和本国制造的组件外,另外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印度一直“认真的把事情做简单”。

  即将担任欧洲2018年火星探测车项目主要研究者的英国科研人员安德鲁·科茨(Andrew Coates)称,印度将火星探测器制作的小巧。他称,“曼加里安”号的载荷重量仅有约15公斤,远远轻于美国“火星大气与挥发演化”探测器(Maven)的载荷重量,这意味着“曼加里安”号的成本更低。Maven探测器于21日进入火星轨道,这项美国火星项目的耗资几乎是“曼加里安”号的10倍。

  科茨指出,印度方面减小了 “曼加里安”号的载荷复杂程度,这意味着 “曼加里安”号科学功能将弱于美国火星探测器,但印度人的聪明之处在于,他们将目光集中在了真正重要的领域,他们的研究成果能够补足其他国家的研究。

  文章称,目前,有关火星大气中甲烷的研究是火星研究中的热点之一,而“曼加里安”号上恰恰就搭载了能够测量火星大气中甲烷的设备。因此,尽管“曼加里安”号的载荷重量小,它还是能够解决部分有关火星的“大问题”。

  此外,“曼加里安”号对火星大气其他组成成分的探测结果将和美国Maven火星探测器以及欧洲“火星快车”号(Mars Express)探测卫星的观察数据互补。“这意味着我们将从三个点得到测量数据,意义重大,” 科茨说。

  文章指出,上述研究将帮助科研人员更好的了解火星大气的演变过程,并探知火星气候曾经的面貌,以及火星过去是否适于生命生存。

  (2014-09-25 14:42:25)

  【延伸阅读】印度火星轨道器24日进入火星轨道 成本7000万美元

  美媒:关于印度火星探测器你应该知道的五件事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印度发射火星探测器已进入地球同步轨道(资料图)

  中新网9月22日电 据中国国防科技信息网报道,印度的火星轨道器(MOM)即将到达火星,将于9月24日完成火星轨道插入。

  MOM的火箭发动机将在探测器9月24日到达火星之前的9月21日被“唤醒”,进行“巡航校正”。ISRO的科学家将减缓探测器的速度,从22.2千米/秒到2.14千米/秒,以使其能够顺利插入火星轨道。如果操作成功,印度将成为到达火星的第一个亚洲国家。

  印度火星轨道器于2013年11月成功发射,主要用于探测火星的大气,提供火星生命存在的证据。该轨道器研制周期15个月,成本仅7000万美元。(李虹琳)

  (2014-09-22 11:24:23)

0.00%(0) 0.00%(0) 0.00%(0)
当前新闻共有3条评论
    现在探测器全球征名,请诗人给起个名字?  /无内容 - x-file 08/24/16 (232)
笔  名 (必选项):
密  码 (必选项):
注册新用户
标  题 (必选项):
内  容 (选填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