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军事论坛 | 时事论坛 | 汽车论坛 | 摄影论坛 |
| 股票论坛 | 游戏论坛 | 音乐论坛 | |
| 万维读者网>世界游戏论坛>帖子 |
| 当对等成为威胁:中美科技竞争中的话语悖论 |
| 送交者: 火树 2025-10-21 23:49:04 于 [世界游戏论坛] |
在全球战略格局快速演变的今天,中美关系的紧张早已超越了贸易范畴,延伸至科技、资源、金融乃至意识形态的全领域。令人深思的是,这场竞争的起点并非中国的“挑战”,而恰恰是美国率先出于“防范中国崛起”的目的,采取了一系列出口管制、技术禁运与投资限制措施。 然而,讽刺的是,当中国为了应对这些外部制裁,采取对等的反制手段——例如稀土出口管控、关键原材料审查与自主芯片体系建设——美国却迅速改变了话语框架,将这种对等行为描述为“经济胁迫”“科技霸凌”。 这种逻辑上的双重标准,恰恰揭示了国际政治叙事中的核心悖论:
在冷战时期,美国通过建立全球贸易体系与技术标准来确立自身的结构性优势。如今,当中国以开放、合作、创新为基础的模式逐步获得全球供应链话语权时,美国对“秩序”的定义开始发生微妙变化。它所担心的,不是“公平竞争被破坏”,而是“竞争的公平性不再由它裁定”。 从稀土到芯片,从5G到新能源,中国的科技崛起并非建立在封锁他人的基础上,而是在被排除、被围堵的环境下,通过自主创新实现的突破。这种“被动自主化”的过程,反而锻造了更强的技术韧性与产业独立性。 在更深层的意义上,美国对中国反制的敏感反应,实际上反映出一种心理落差——它习惯了制定规则的角色,却难以接受一个能够平等参与规则制定的中国。 因此,当“对等”被视为“威胁”,当“自卫”被描绘成“攻击”,这不仅是舆论修辞的扭曲,更是全球权力结构调整的必然阵痛。 结语:
|
|
0.00%(0)
0.00%(0)
0.00%(0)
|
当前新闻共有0条评论 |
|
|
![]() |
![]() |
| 广告:webads@creaders.net | ||||||||
| 电话:604-438-6008,604-438-6080 | ||||||||
| 投稿:webeditor@creaders.net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