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事论坛 | 时事论坛 | 汽车论坛 | 摄影论坛 |
股票论坛 | 游戏论坛 | 音乐论坛 | |
万维读者网>世界游戏论坛>帖子 |
吐尔孙·艾拜:那些攻击新疆人权发展的,我愿意讲一讲我的故事 |
送交者: 火树 2025-09-25 14:54:24 于 [世界游戏论坛] |
【文/ 吐尔孙·艾拜】 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也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通过实现高质量发展,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 在此过程中,新疆把尊重和保障人权融入全面贯彻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不断提升新疆人权发展水平,坚定不移推动新疆人权事业取得新发展和新进步。本文重点从新疆各族群众尤其是少数民族群众受教育权的保障,扶贫脱贫促进人权方面的积极作用方面进行分析。 通过保障新疆少数民族群众受教育权促进人权 我出生在南疆的一个普通家庭。父亲是银行职员,母亲只有小学学历且没有工作。我们家有7个孩子,父亲去世时,我和弟弟还在上小学,家里重担都落在了母亲身上。母亲很勇敢,经常对我们说:“只要你们愿意读书,砸锅卖铁也要供你们上学。”在母亲的激励和国家教育政策的支持下,我家7个兄弟姐妹,均接受了全日制教育,其中本科及以上学历的为3人,高中和中专学历的4人。 作为一名从南疆走出来的博士,我能走到现在得益于母亲的坚持和执着,得益于学校和老师的关怀,更得益于党和国家的民族政策、和谐稳定的社会局面,以及欣欣向荣的时代背景。对此,我倍感幸运和感恩。 20年前我中专毕业后,重新参加高考,依托国家少数民族高考政策考入复旦大学,后又在清华大学攻读硕士和博士学位。求学期间,学校的老师得知我家境困难后,为我提供了国家助学贷款和助学金,还协调安排给我落实勤工助学岗位。 2005年刚进入复旦大学时,学校给我发放10000多元助学金,而当年的学宿费仅为6000元。2014年-2018年,在清华大学读博期间,学校每月给我们发放3000元生活费,完全能满足我的学习和生活需求,也因此我能专注于学习,顺利完成学业。读书期间,学校给我提供的各类奖助学金超过15万元。 其实,在我身边不乏这样的实例,千千万万的新疆学生通过国家对少数民族的优惠政策接受高等教育,并享受幸福体面的生活。 吐尔孙·艾拜和孩子们在一起 我国政府始终高度重视教育事业尤其是少数民族教育事业的发展。1949年,新疆文盲率在90%以上,高于全国文盲率近10个百分点。2022年,新疆的文盲率降到2.66%,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1949年,新疆仅有1所大学、9所中学、1355所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只有19.8%。2020年,村村建有幼儿园,小学3641所、普通中学1211所、中等职业学校(不含技工学校)147所、高校62所。各级各类学校在校生为649.7万人。其中,少数民族在校生为484.5万人,占74.57%。 在全疆受教育程度人口中,每10万人中拥有大学文化程度的为16536人,比全国平均水平多1069人。截至2020年,新疆累计培养高校毕业生211.5万人,其中少数民族学生76.7万人,占36.3%。 目前,我在新疆大学任教,承担研究生和本科生的教学任务。所在班级都有来自新疆各地的少数民族学生。本人指导毕业论文的学生也有来自维吾尔、哈萨克等少数民族。学校和学院优先录取和细心培养各学历层次的少数民族学生。走在校园,我们可以看到各民族学生手足相亲、安心学习的景象。 维吾尔族人口主要分布在南疆四地州,占当地人口的83.74%,占全疆维吾尔族人口的74.01%。为确保所有学生接受教育,南疆四地州实行从幼儿园到高中的15年免费教育,并启动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为学生提供免费的营养餐。2019年我在农村工作期间,经常看到村里的学生将学校发放的蛋糕和零食带回家,与家人分享。 此外,新疆依法开展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学,同时在中小学开设了维吾尔语、哈萨克语、柯尔克孜语、蒙古语、锡伯语等课程,充分保障了少数民族学生学习本民族语言文字的权利。成立了新疆教育出版社,配备了少数民族教材编译人员,加强了少数民族文字教材的编译出版工作,出版少数民族文字的中小学各类自编教材的大纲、配套教材和各种课外读物。我的小学和高中都是在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学校完成的。 为确保新疆各族群众尤其是少数民族群众的受教育权,新疆不断拓宽教育渠道,持续增加教育投入。从1989年起,新疆启动“内地高校支援新疆培养少数民族人才协作计划”,协调内地高校招录新疆籍少数民族学生,推动他们接受更好的高等教育。中央部委和内地省市所属的近300所学校,每年从新疆招录1万名少数民族学生。例如,2019年的统计数据显示,南京大学每年招收100名左右的新疆籍学生,其中一半是少数民族学生。 此外,2006年国家实施《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培养计划》,内地高校面向边疆民族地区定向招录硕士及以上研究生。截至2021年,该计划累计招录培养约5.7万名研究生,其中,共向新疆分配8000个招生名额,推动新疆籍少数民族研究生数量不断增加。 我和我的妻子都在新疆县城出生长大,目前在乌鲁木齐工作。我俩都是通过国家的这两项专项政策接受大学本科和研究生教育,得到稳定的工作岗位和收入,并过着幸福美满的生活。 此外,新疆通过实施少数民族科技骨干特殊培养、对口支援省市和高校委托培养等多种方式,大力培养少数民族高层次人才。例如,2000年,维吾尔族人口中具有研究生学历的为962人,2020年达11432人,其中硕士988人、博士1533人,增加11.8倍。又例如,2017年,新疆财政教育投入为724亿元。2023年,全疆各类教育资金投入达1039亿元,重点支持农村学前免费教育、农村园舍、营养改善和校舍安全提升等。在国家的大力支持下,新疆少数民族群众的受教育权得到充分保障,受教育程度和文化水平持续提升。 通过扶贫脱贫保障新疆各族群众的生存权和发展权 教育、扶贫和就业是相辅相成的过程。教育水平的提升推动就业能力和规模的提升,稳定的收入又推动各族群众教育和生活质量的持续提升。 1978年,我国政府对农村贫困状态进行统计。按照当时的标准,新疆农村贫困人口约532万人,占农村总人口的58.36%。2010年,全疆贫困人口降至249万。2011年,国家提高贫困标准后,新疆又将80万人纳入扶贫范围,全疆共有329.77万贫困人口,占农村人口的31%。2017年底,全疆的贫困人口降至189.78万人,贫困发生率降至11.57%。 2020年,全疆所有贫困人口实现脱贫。新疆各族干部群众通过自己的辛勤努力和付出,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民族、一个家庭、一个人都不能少”的重要指示。 在此期间,中央和自治区持续增加扶贫资金投入力度,支持全疆尤其是南疆地区扶贫工作。例如,2010年至2014年,全区财政专项扶贫资金为110多亿元。2020年,新疆投入的各类扶贫资金达428.6亿元,其中专项扶贫资金达198.23亿元。2023年1-10月,新疆投入资金211.24亿元,用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随着脱贫攻坚进程的顺利推进,新疆各族群众的收入水平不断提升。1978年新疆城镇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为319元和119元,2023年分别达到40578万和17948万元,约分别增加127倍和150倍。 新疆各族群众收入水平的提升,推动其消费支出及结构和受教育程度均发生改变和提升。例如,1980年全疆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分别为418元和151元。2023年分别达到26134元和13645元,约分别增加62.5倍和90.4倍。 从消费结构来看,1985年,新疆城镇和农村居民人均食品烟酒支出分别占人均总消费支出的46.8%和57.9%。2020年,下降到31.3%和32.2%。用于住房、医疗、教育、文化和交通通信领域的支出逐步增加。这表明,各族群众解决“温饱”问题后,更加注重衣着质量和住房水平、医疗条件的改善,并通过外出旅游等方式开阔眼界,满足丰富文化精神层面的需求。 例如,全疆农村人均住房面积从1983年的10.2平方米、2000年的17.3平方米,增长到2020年的29.4平方米;城镇人均住房面积从1983年的11.9平方米、2000年的20.06平方米,增长到2020年的36.07平方米。又例如,接受高等教育的人数从2000年的94.65万人、2010年的231.99万人,增长到2020年的427.5万人。 1978年,新疆公路通车总里程为2.38万公里,2023年约达22.83万公里。实现了所有乡镇及具备条件的建制村100%通硬化路。全疆所有地州市和近87%的县市区修通高速公路,各族群众的出行变得更加通畅。 国网乌鲁木齐供电公司工作人员检查牧民家中用电安全。中国新闻网 王晋魁 摄 我还记得,小时候我们家住在县城,姥姥和亲戚住在农村。每逢节假日,我们一家人骑自行车或摩托车到乡下看望他们。有时候,他们也赶驴车到我们家做客,一路基本上都是土路,若遇到下雨天,路面变得泥泞不堪,走路极其不便。近年来,每次回家,我找机会到乡下走走,以前的土路已经消失不见,都是笔直的柏油路,乡亲们开着车进城或串门。 此外,随着更多的人脱贫致富,人们对教育的重视程度日益提升,更多人接受良好的教育。新疆各族群众受教育程度的提升,又推动他们实现更稳定的工作和收入,生活质量和幸福感持续提升。 小时候,一到冬天,我们县城经常停电停水,相当部分农村没有安装电灯,居民仍使用油灯,更谈不上看电视。许多县城和农村都有几个小水塘,经常看到居民从小水塘打水,用于饮用和做饭。为此,在推进扶贫工作的过程中,各级政府投入大量资金改善居民的用电用水环境。 2023年,新疆投资20.1亿元建设60项农村供水保障工程,为368万农村居民提供用水保障。农村自来水普及率和集中供水率分别达到了97.9%和99%。城镇供水普及率达99.3%。据2018年的全国第三次农业普查,当时全疆通电话的村便已达到89.1%以上,通电的村达到93.2%以上。目前,新疆所有的行政村已经全部接通了大电网,接通动力电后,农民再也不愁用电用水。 2017年-2019年,我在和田农村工作期间,全村几乎没有停过电、停过水。晚上,看到老百姓坐在灯光明亮的房子里观看电视,享受家人团聚的欢乐。这美好的场景至今令我难忘。 新疆曾经是全国脱贫攻坚的主战场之一,南疆贫困人口高度集中,贫困程度比较深,减贫成本比较高,脱贫难度比较大。如今,在现行扶贫标准下,全疆77.25万户、306.49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3666个贫困村全部退出、35个贫困县全部摘帽,南疆四地州区域性整体贫困得到彻底消除。新疆各群众的生活环境有了大幅度提升。 我国政府始终将各族群众的生存权和发展权作为首要的基本人权,通过扶贫脱贫提升包括新疆在内的全国各族群众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改善生活工作环境,切实保障各族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利,共享发展成果。这是我国对人类人权事业做出的巨大贡献。 |
0.00%(0)
0.00%(0)
0.00%(0)
|
当前新闻共有0条评论 |
|
![]() |
![]() |
广告:webads@creaders.net | ||||||||
电话:604-438-6008,604-438-6080 | ||||||||
投稿:webeditor@creaders.net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