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J-19 技术档案(2025 年 9 月公开版)| 项目 | 公开数据 | 备注 |
|---|
| 正式名称 | 鹰击-19(YJ-19) | 首次公开:2025-09-03 抗战胜利 80 周年阅兵 | | 类型 | 吸气式高超音速反舰巡航导弹 | 世界首款进入现役的 空射/舰射 超燃冲压导弹 | | 动力系统 | 轴对称双模态超燃冲压发动机 + 固体助推器 | 腹部进气,助推器分离后转入 全程动力巡航 | | 巡航速度 | Mach 6-10(可节流) | 官方解说词:“可持续马赫十以上” | | 巡航高度 | 30-40 km(大气层内) | 低于弹道导弹,高于传统反舰导弹 | | 射程 | ≥1 000 km(公开语:“远海精打”) | 尺寸仅 YJ-12 级别,射程翻倍 | | 制导 | 惯导 + 北斗 + 数据链 + 光学末制导 | 支持 中段在线航路规划 与 末段大过载机动 | | 战斗部 | 200-250 kg 高爆/半穿甲 | 亦可换装 电磁脉冲或温压 载荷 | | 发射平台 | 052D/055 型驱逐舰(UVLS 发射井)
| 一弹三栖(舰、空、潜) | | 拦截难度 | 全程大气层内动力机动,弹道不可预测 | 美专家:现有宙斯盾/标准-3/6 组合拦截概率“显著下降” | | 服役状态 | 已列装(阅兵解说词:“现役主战武器”) | 2025 年底前完成 3 个驱逐舰支队 + 2 个轰-6 团换装 |

技术亮点
热障管理:鼻锥与进气口采用 C/SiC 陶瓷基复合材料,可承受 2 200 ℃ 驻点温度 。 等离子黑障克服:在弹体侧面布置 磁窗天线,实现 Mach 10 下北斗信号连续接收。 尺寸控制:弹长 8.2 m、弹径 0.72 m(含助推器),比 DF-17 缩短 40%, 052D 通用垂发即可搭载。
战术意义简言之,YJ-19 的公开,意味着中国率先把 “全程动力高超音速反舰导弹” 从试验场搬到实战舰机,成为全球首个将超燃冲压反舰导弹列装部队的国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