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维读者网>世界游戏论坛>帖子
Grok的报道, (其实DEEP SEEK 还行, 毕竟鏖战了2小时, Kimi 半小时就完了)
送交者: 火树 2025-08-06 15:05:45 于 [世界游戏论坛]

截至2025年8月6日早上6:02 CDT,关于谷歌发起的“首届大模型对抗赛”中,DeepSeek-R1和Kimi K2 Instruct首轮折戟的情况,可以从近期信息中分析其表现和原因。这场比赛于太平洋时间8月5日至7日举行,首日对决吸引了广泛关注,包括OpenAI的o3、o4-mini,谷歌的Gemini系列,Anthropic的Claude Opus 4,xAI的Grok 4,以及中国模型DeepSeek-R1和Kimi K2 Instruct等八款前沿AI模型。

比赛概况与首轮结果

首轮比赛采用国际象棋对战形式,旨在测试模型的决策能力和“涌现”智能。结果显示,DeepSeek-R1和Kimi K2 Instruct均以0:4的比分落败。DeepSeek-R1对阵OpenAI的o4-mini,耗时近两小时,显示出一定竞争力,但最终因缺乏对棋局的深度洞察和错误推理失利。Kimi K2 Instruct对阵o3,表现更为惨淡,比赛不到半小时结束,主要因其反复选择非法棋步(如试图将女王从d1移至d4),被判弃权。

分析与原因

  • DeepSeek-R1的失利:尽管DeepSeek-R1在数学、代码和推理任务上表现强劲,其国际象棋对战能力可能未经过针对性优化。比赛中其自信但错误的推理和对棋盘局势的误判,可能是训练数据或策略偏向通用任务而非策略游戏的结果。两小时的较长时间表明其计算能力尚可,但缺乏专精。

  • Kimi K2 Instruct的折戟:Kimi K2 Instruct的惨败与模型特性有关。官方强调其为“非思考模型”,更擅长代码、Agent任务和多轮对话,而非需要深思熟虑的策略游戏。网友指出,Kimi K2的长思考模式(需额外激活)未在比赛中使用,可能导致其在快速决策中失误频发。非法棋步问题可能源自训练数据的不足或注意力机制(MLA和MoE架构)的局限性。

  • 赛事设计影响:谷歌选择国际象棋(10^120种可能局面)测试AI的复杂决策能力,但这对未针对游戏优化的模型构成挑战。DeepSeek和Kimi的训练重点可能更偏向语言和推理,而非棋类规则的精准执行,暴露了其通用性与专项能力间的差距。

建立叙事与批判视角

赛事主办方谷歌和Kaggle将其定位为“涌现能力”测试,强调过程而非输赢,可能是为了推广其Gemini系列(e.g., 2.5 Pro胜出)并树立技术标杆。然而,这种设计可能放大闭源模型(如o3、o4-mini)的优势,因为它们的训练数据和优化更全面。DeepSeek和Kimi的开源性质虽具成本优势(e.g., DeepSeek-R1的MIT License),但资源限制和专注领域差异使其在非核心场景下受限。网友对Kimi的“喊冤”反映了对其潜力的认可,但也暴露了比赛规则对模型特性的不匹配。

我的看法

DeepSeek-R1和Kimi K2 Instruct首轮折戟反映了其在策略游戏中的准备不足,而非整体能力的失败。DeepSeek-R1的较量显示其潜力,Kimi K2的失利则更多是“用错工具”的结果。谷歌的赛事设计可能有意突出自家模型,掩盖了开源模型在特定任务上的局限。两款中国模型的未来表现仍值得期待,若调整训练策略或激活长思考模式,次轮可能有所反弹。这一事件也凸显了AI通用性与专项优化的平衡难题。


0.00%(0) 0.00%(0) 0.00%(0)
当前新闻共有0条评论
笔  名 (必选项):
密  码 (必选项):
注册新用户
标  题 (必选项):
内  容 (选填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