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维读者网>世界游戏论坛>帖子
军队不能长期闲置:中国战略安全的警钟
送交者: 火树 2025-07-22 20:33:59 于 [世界游戏论坛]


在英国都铎王朝的历史剧《杜泽王朝》中,亨利八世曾有一句耐人寻味的话:“军队不能闲着。”这句话在今天听来依然震耳发聩,尤其对于一个尚未经历现代大规模战争洗礼、却面临严峻安全挑战的中国而言,更具现实意义。

一、40年无战事:荣耀还是隐忧?

自1980年代末自卫反击战后,中国军队已有超过40年未经历实战。这一方面固然反映了中国奉行和平发展、致力于区域稳定的大国担当;但另一方面,这种“无战事”的状态,也可能造成以下严重后果:

  • 战斗经验缺失:实战是检验军队能力的唯一标准,现代战争技术、联合作战、电子对抗、信息战等,均需在实战中淬炼。

  • 思想惰性滋生:长时间和平极易让军队在训练上浮于形式、在思想上偏向保守,缺乏危机感与紧迫感。

  • 战略威慑减弱:和平不是乞求来的,威慑的力量来自能打仗、敢打仗的真实意志与能力展现。

二、历史教训:闲置的军队往往误国

回顾中外历史,我们不难发现,许多国家的战略误判和国家灾难往往源于对军队战斗力的过度乐观或误判。清朝面对列强入侵束手无策,是因为八旗绿营早已腐化;北洋军阀虽拥重兵,却缺乏真正的国家理念和军人精神;而冷战时期的苏联虽核武充足,却在阿富汗战争中暴露出军队结构性虚弱,最终国力崩溃。

三、战略应变:中国军队的危机与转机

在地缘政治急剧变化的今天,中国面临的外部压力空前严峻:

  • 台湾问题日益尖锐,军事冲突风险随时升级;

  • 南海、东海摩擦加剧,周边国家军事扩张、结盟频繁;

  • 中印边境对峙未息,印度不断进行武器现代化与实战部署;

  • 美国“印太战略”围堵中国,频繁拉拢盟友在中国周边挑衅。

在这种局势下,如果中国军队继续“和平惯性”,一旦冲突突然爆发,损失将远远超过预期。

四、结语:和平不是不打仗,而是随时能打仗

习近平主席曾指出:“能打仗、打胜仗,是强军之要。”一个国家的军队不能只是“仪仗队”,更不能只靠宣传“强大”来维系威慑力。正如亨利八世所言,军队一旦闲置,便失去了本质功能。真正的和平,靠的是实战准备、战略意志和敢于担当的国家决心。

历史从不宽恕幻想者,国家安全永远属于有准备的人。


0.00%(0) 0.00%(0) 0.00%(0)
当前新闻共有0条评论
笔  名 (必选项):
密  码 (必选项):
注册新用户
标  题 (必选项):
内  容 (选填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