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维读者网>世界游戏论坛>帖子
印度部署在拉达克的8万大军,眼看冬季来临,想想都痛
送交者: x-file 2020-09-04 01:57:52 于 [世界游戏论坛]


中印双方第四轮军长级对话已经结束,虽然双方在加勒万河谷、温泉关等对峙点脱离接触,并设立数公里不等的缓冲区。但印军仍不肯撤离中印边界实控线,在拉达克部署重兵达到10万人,现仍有8万人(撤离了一部分)。印方说部署部队不针对任何国家,如有也是针对巴基斯坦的军事部署,明眼人一看,沿中印边界部署部队,明显是冲着我们来的。

我们都知道,拉达克面积不大(45100平方公里),位于高海拔地区,空气稀薄,气候干燥,北有喀喇昆仑山脉,南有喜马拉雅山为屏障。虽然现在是夏天,但夏天在拉达克时间很短,只有两个多月,其它时间基本就是冬季。拉达克夏季最高温度可达38℃,入夜后可降到7℃左右,冬季则常处于零下30℃以下,高山地带基本不适合人类生存。

据印媒报道,还有一个多月,拉达克由北向南就快进入冬季了。印军正在为士兵们如何在拉达克过冬而发愁。

印度山地作战部队

印军想撤军,但也在观望我们是否会撤军。这次印军在拉达克部署8万大军,这在印军历史上是第一次。拉达克的海拔平均在4000米以上,如果不撤军,那么就意味着印军将在拉达克高原从今年9月到次年的5月,整个冬季都会待在那里。这8万人大军的后勤怎么保障?要知道,整个拉达克人口才26万,完全靠拉达克对8万人进行后勤保障根本不可能。

目前,从印度首都新德里到拉达克的高速公路只有一条,经喜马偕尔邦直通首府列城。从列城出发,再到中印边界,有一部分是黑油路,有一部分是碎石路,很多道路泥泞不堪,特别是到了冬天,大雪封山,道路根本无法通行。为了在拉达克留住部队,印军当务之急是确保士兵装备齐全,并配齐燃料。

印军决定在列城第14军总部开始冬季物资储备,特别是柴油和煤油,以确保增派的部队在整个冬季得到充足的物资供应。印度政府还批准了应急资金以弥补前线火箭、导弹和弹药短缺的情况。

印度列城驻军

考虑到高山地带极寒天气和高山缺氧对士兵的伤害,印军还采购了极寒天气装备,配给高山上的士兵,比如保护士兵免受零下30℃冻伤的三层“极寒”保暖服,以及可供10人居住的北极帐篷。

为了保证新德里经喜马偕尔邦到列城高速公路在冬季的畅通,印军加快修建了一条从列城马纳利(Manali)到喜马偕尔邦8.8公里长的战略隧道“阿塔尔隧道”(Atal tunnel),这条隧道将在今年9月贯通,拉近了新德里到列城的距离。在隧道里行车,车辆完全不受极端天气的影响。

人员装备还好保障,但现代化的机械装备在高原上使用和保护却不甚理想。

拉达克地图

因为高原空气稀薄,紫外线更强,加上冬天温度可以降到零下50℃,这给机械设备带来严峻的挑战,比如铅酸蓄电池在零下10℃就会停止工作,发动机中连接油箱的橡胶管在零下20℃时会变得易碎,山脉的密集杂波会使雷达性能下降,卡车和装甲车使用的风冷发动机由于难以吸入稀薄的空气而过热。无人机使用因地形起伏较大,干扰了“视线”观察。特别是武装直升机因高原空气稀薄,发动机故障会大大提高,甚至造成坠机事故,电子战系统会失灵。当然还有炮弹和火箭的使用,在稀薄空气中的运动方式不同,需要重新计算它们的运动轨迹。

印军一方面准备着物资的储备,一方面在等待冬季的来临,面对8万大军到底是撤还是不撤,只有到了最后一刻我们才会知道。

不过,在高山上部署8万大军和即将面对来临的冬季,对印军来说,确实是一场生与死的考验。想想锡亚琴冰川每年发生的雪崩和冻死的士兵,结果不言而喻。

(曾明伟/文)


0.00%(0) 0.00%(0) 0.00%(0)
当前新闻共有0条评论
笔  名 (必选项):
密  码 (必选项):
注册新用户
标  题 (必选项):
内  容 (选填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