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实行精兵简政和缩小部队规模,提高部队作战效率,提升部队装备现代化水平。军改以后,部队实行集团军下辖若干个旅,旅下辖若干个营的,”军旅营“三级编制。事实上,军改后,部队已经没有师级、团级作战单位,也就是现在部队根本不存在师长与团长了。
一个集团军共辖12个作战旅级单位,
基本构成:合成旅6个(重型合成旅、中型合成旅、轻型合成旅各2个),特种旅6个(炮兵旅、防空旅、特战旅、陆航旅、工兵旅,勤务支援旅)
一个合成旅共辖9个作战营级单位。
基本构成:合成营4个,特种营5个(炮兵营、防空营、作战支援营、侦查营,勤务保障营)
重型合成旅:配置履带装甲单位为主, 中型合成旅:配置轮式装甲单位为主, 轻型合成旅:配置轻量化步战车为主
合成营是合成旅的主体,一个合成营共辖8个作战连级单位
基本构成:装甲步兵连3个,坦克连2个,炮兵连,支援连、保障连
营部有营指挥车,一辆步战车带营长和警卫班,一辆装甲运兵车带参谋组。
合成营指挥官共8人:营长,副营长,参谋长,4个参谋,士官长
合成营可以根据不同的作战环境配置适合r 合成化部队,比如:山地(轻型合成营),抢滩(陆战合成营),草原(重型合成营),城市(中型合成营)
合成营的编制不是固定的,采用模块化配置。比如:旅级单位可以给合成营配置重炮连或者直升机中队(连级)加强合成营的火力配置,同时也可以要求合成营上交连队配以供配属给其他营使用。
军改以后集团军由数个旅组成,旅下辖合成营,规模尽管缩小了,但合成旅和合成营的战斗力,却不亚于甚至在以前师级和团级作战单位之上。